2020年06月29日 星期一
专家指出——
跑赢洪水 精准预警是关键

本报记者 唐 婷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南方一些地区进入“暴雨模式”。

    水利部6月27日发布的消息显示,6月26日8时至27日8时,西南、江南及东北等地部分地区降了中到大雨,局地大暴雨。四川、重庆、广西、广东、安徽、浙江等地1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长期从事防洪减灾研究的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水利学报》主编程晓陶一直密切关注当前汛情的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南方地区已遭受多轮强降雨,降雨空间分布较散乱,导致多地出现洪涝灾害,但到目前为止,发生的还都是局部性洪水。未来会不会出现大范围持续强降雨导致的流域性大洪水,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研判。”6月28日,程晓陶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程晓陶看来,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一些地方原有的池塘、河道、湖泊等天然雨水调蓄池被占用,导致当地天然渗透、滞蓄雨洪的能力衰减,城市防洪面临更大的压力。与此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洪灾带来的经济损失比以往剧增,因此,人们对降低洪水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想要跑赢洪水,在加强监测预报、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等之外,做到精准预警和应急响应措施的有效衔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方面,很多国家都展开了积极探索,其中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模式值得借鉴。”程晓陶指出。

    以日本为例,自2008年以来,大雨、洪水的警报与注意报采用了新的标准,在预警指标中引入了土壤雨量指数与流域雨量指数,以替代以往的24小时雨量。气象预报24小时后会有大暴雨,即使是红色级别的,也只实时发布黄色的注意报,因为暴雨预报的准确性还存在误差的概率,因此只要求专业部门做准备。临近12小时之前,如果暴雨预报值不变,就会将黄色升至橙色,专业部门开始行动,老百姓开始做准备。等到距离暴雨发生前若干小时,预报准确的概率已经非常高了,就会升级成红色避难劝告令,通知老百姓开始行动,并将下达转移命令的权力下放到基层街道和村庄的负责人。

    即使是同一场暴雨,相邻地区面临的洪水风险也不尽相同。为了让预警指示更精确,日本还开展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将重点城市与高风险区域按1平方公里的尺度划分成很多个网格,依据地形地貌等因素,把每个网格的降雨临界阈值计算出来,将结果公布在网上。一旦下暴雨,基层街道和村庄负责人在关注天气预报的同时,还需要在院里放个量杯,如果降雨量达到阈值就迅速组织转移,否则就不用转移。

    “事实上,防洪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撑,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洪灾风险管理体制与应急响应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人员与先进技术的作用,尽可能地降低洪灾风险。”程晓陶强调。

    (科技日报北京6月28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