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4日 星期日
李志强委员:用创新定义未来航空制造技术
本报记者 矫 阳
受访者供图

两会连线

    今年下半年,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将进行首次海上试飞,这是中国航空工业创新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鲲龙’AG600同时具备陆地和水面起降性能,这对制造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制造院院长李志强说,航空工业制造院参与了其中多项任务,研制的7类15个复合材料结构件和雷达罩等多个关键零部件,均成功应用在“鲲龙”AG600上,在强度、耐腐蚀性等性能方面表现优异。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的进步,李志强既是传承者与见证者,也是建设者和贡献者。“新型航空产品的性能和功能对航空制造技术不断提出新需求,而制造技术的发展,又推动新型航空产品的性能提升以及产品的升级换代,这是航空工业的发展逻辑。”李志强认为。

    2003年,航空工业启动“飞机制造业数字化工程”,突破了飞机三维数字化定义、数字化预装配、产品数据管理、CAD/CAPP/CAM集成等关键技术,实现了飞机复杂结构件的数字化制造和关键工艺装备工程样机的自主研制,完成了数控车间从人工管理到信息化集成的跨越。

    “基于模型的定义(MBD)技术,实现了全三维数字表达和全局数字量传递,是航空制造技术发展新的里程碑。”李志强说,三维模型成为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唯一依据,极大地规避了数据流在研制全过程中转化和人工读取导致错误的问题,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准确率和效率,为航空制造带来了管理和效率的飞跃。正是受益于MBD技术,“鲲龙”AG600研制周期大大缩短。

    航空产业链条长,内外部配套协作关系复杂,一架飞机的研制往往涉及数百家单位,MBD技术形成了支持飞机研制跨地域多厂所一体化协同研制的新模式。“研制单位间的沟通更加畅通、更加高效,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李志强对此深有体会。

    2014年11月,航空工业组织专家团队开展航空工业智能制造总体发展思路研究,将智能制造列为航空工业落实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动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的智能制造特征,提炼并推广智能制造最佳实践模式,提高全行业智能制造水平。

    “航空制造技术要不断创新,因为航空产品的设计创新,均需要制造来实现。”李志强深知这个道理,他瞄准未来航空装备发展需求,组织技术团队,构建了涵盖188个专业的航空制造技术体系,动态识别短板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有力推动了航空制造技术谱系化协同发展。

    “当前,我们正在进入以赛博物理系统为核心的新一代工业革命时代,航空制造的主要要素如工艺装备、生产系统到运行模式也将进入全产业链协同、个性化生产的新业态发展中。”李志强认为,智能制造将加快航空制造的发展,推动航空产品向规模化和个性化定制;制造模式则向全球网络联盟、分布式制造、快速响应制造发展;而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等,在航空制造领域也将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些都将推动未来航空装备研制和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