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9日 星期三
“一叫就到”,山东科特派开展“点餐式”服务

本报记者 王延斌

    4月底,果树种植专家贺安之又开了一场直播。他以“果树春季管理关键技术”为主题,向果树种植户讲解修剪、萌芽管理等实用技术,因为技术“化繁为简”,语言轻松活泼,先后有一万余人次涌进了直播间,微信、电话咨询不断。

    把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实用技术送到一线,是山东济南“上联千人,下接千村”计划的一部分。这连同山东省各地科特派的其他典型做法,近日被科技部“点名”表扬。

    科技部官网刊文称,(山东)各市在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方面都有鲜明的特点和亮点,济南市以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为载体,“上联千人,下接千村”;青岛农业大学“上门科技培训、农民进校培训、网络进家培训”,为当地培养带不走的“田秀才”;淄博市鼓励科特派通过技术入股、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与龙头企业、农民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把“特派员”变成“常驻军”;枣庄市山亭区的科技点餐服务,精准实现了“一户一策”帮扶。

    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山东省科技厅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我们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坚持人才下沉,缓解农村人才短缺;坚持科技下乡,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坚持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与农民结为利益共同体,科特派成“常驻军”

    姜卓俊教授是一名“一叫就到”的科技特派员,是草莓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的“工作狂”,几乎跑遍全国所有大中小型草莓种植区,在全国培育出一个又一个草莓专业村、专业镇和专业县,被百姓称为“草莓大王”。

    “茶博士”丁兆堂教授,常年扎根农村,累计繁育茶树苗木3亿株以上,相关配套技术累计推广100余万亩,创经济效益8.5亿元。

    姜卓俊教授和丁兆堂教授都是青岛农业大学派往一线的科特派,在他们看来,科研成果放在实验室里是沉睡的种子,只有放在田间泥土里才能开花、结果。但这所高校并不满足于将“精兵强将”派往扶贫一线,他们认为,教育既能“短期治标”,又能“长期治本”。

    该校充分实施“三培训”工程,即“上门科技培训、农民进校培训、网络进家培训”,为当地培养带不走的“土专家”“田秀才”,不断拓展科技下乡覆盖率、纵深度。

    农历“九九”之后,正是传统“耕牛遍地走”的时节,也是蔬菜栽种的最佳时期。对淄博市科特派李继珍来说,帮助基层百姓做好疫情防控和蔬菜栽种是头等工作。

    在淄博市高青县,她与当地的杏鲍菇种植户分享了让杏鲍菇增量增产的经验:“利用现代化工程技术和先进的设施、设备人为设定、自动控制栽培环境将杏鲍菇液体深层发酵技术、优质高产栽培和管理措施结合起来。”

    记者了解到,淄博市鼓励科特派通过技术入股、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与龙头企业、农民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把“特派员”变成“常驻军”。一番操作下来,效果逐渐显现。

    瞄准问题“点餐”,科特派成乡村振兴重要抓手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是枣庄市山亭区贫困户闫业友的真实写照。

    他依靠第一书记帮扶获得两只扶贫羊,却苦于缺乏技术,一年下来养殖效益总是上不去。科特派的出现让事情变得不一样。在该区畜牧服务中心副主任、科技特派员赵恒亮的技术支持下,闫业友的扶贫羊已发展到30余只的规模,一下子实现了脱贫。

    把点餐科技服务“大礼包”直接送给急需帮扶的贫困户,这是山亭区科技特派员精准帮扶的一项新举措,而闫业友正是其中接受帮扶的典型代表。

    这种“点餐式”,正是在对全区贫困户入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致富项目的不同,农民兄弟可随意选择服务内容,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在全区“五级”科技特派员队伍中点选最合适的科技特派员,进行针对性指导和面对面培训,真正实现了“点餐式”服务。

    无论是济南、青岛,还是淄博、枣庄,他们的创新实践都是该省实施科特派行动支持计划的一部分。在山东十六地市,6724名注册科技特派员走进乡村,实现了该省对所有扶贫工作重点村科技指导人员的全覆盖。

    在帮扶过程中,这支科特派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山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