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1日 星期五
栽桑与养蚕
谈宜斌

    桂下漫笔

    李白有诗云:“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这10个字把桑嫩蚕肥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春蚕到死丝不断,留赠他人御风寒。”歌剧《江姐》的这段唱词,更是把桑蚕自我奉献的精神刻画得入木三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桑养蚕的国家。传说远在黄帝时代,黄帝的妻子嫘祖就发明了养蚕、缫丝和织绸的技术;早在4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河南、河北、浙江等地养蚕和生产丝绸;殷商时代,栽桑养蚕生产已遍及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当时,人们不仅可以用蚕丝生产暗花绸和彩色的刺绣,而且可以生产华丽的罗纱和织锦。

    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吴兴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曾发掘到炭化了的丝带、丝绒和绢片。不少古籍在描述商纣王的豪华生活时,说他穿的是“锦衣”“帛靴”,宫中以“锦绣为席”。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栽桑养蚕生产已经很发达了,并占据了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那时每逢采桑育蚕季节,一些诸侯国都要举行盛典庆贺。《诗经·七月》还描写了当时劳动妇女在采桑途中的情景:“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栽桑养蚕的鼎盛时期是汉代。为了同周边各国进行友好的贸易往来,当时除了把品质上乘的中国丝绸运往朝鲜和日本外,更多的是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运往中亚、西亚和欧洲。至今,它仍然是联结中国与世界的枢纽之一。

    蚕的种类相当多。《尔雅·释虫》列举的有:“蟓,桑茧;雔由,樗茧、棘茧、栾茧;蚢,萧茧。”晋代郭璞在注释其中的“蟓,桑茧”道:“食桑叶作茧者,即今蚕。”可见我们现在用桑叶喂养的家蚕,是由野蚕“蟓”演化来的。

    桑蚕只有40多天的短暂生命,如果我们给它计算年龄,可说得上是“五岁而终”。它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时候,被称为“蚁蚕”,等到吃几天桑叶,开始首次睡眠,脱去旧皮,换上新皮,便是第一周岁;待吃一定时间的桑叶,再长大,再睡眠,再脱皮的时候,就是两周岁;这样又反复进行两次,就到了四周岁;在进入第五周岁时,它的身体逐渐变得透明了起来,而且不再吃桑叶,此时便开始吐丝结茧了。

    蚕丝是轻纺工业的重要原料,丝绸是中国的传统出口商品;蚕蛹除了可供食用外,还可以榨油、治病和提取丝氨酸等多种产品;蚕粪、蛹渣不仅是塘鱼、家禽家畜的好饲料,而且也是优质的农家肥;难怪人们把桑蚕称为“天虫”和“蚕宝宝”。

    农谚说:“栽桑点桐,子孙不穷。”要发展养蚕业,首要的是多栽桑。孟子就对栽桑十分感兴趣,他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一亩好桑地,大约可以养蚕收茧60公斤左右,是发展农村副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源泉;再者,桑木坚硬细腻,不易朽腐,是制作农具、家具和造船、雕刻的好材料;桑条富有弹性,折而不易断,可编筐、帽和包装商品;桑椹富含胡萝卜素、核黄素、抗坏血酸,能生吃,也可酿酒,做果酱;桑叶和桑根具有祛痰、利尿、镇静、消脂等作用,是很好的药材;桑皮含有高量的纤维质,是造纸的优质原料;桑树上长的桑菇,味美可口,营养丰富。

    桑树适应性强,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无论南方或北方,无论平原或山区都可以种植。即使是在人多地少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房前屋后、路边塘角等零星土地栽桑。所以,我们不仅要“大养其蚕”,也要“大栽其桑”。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