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07日 星期五
云无心:识食物者为俊杰
徐 来
作者:云无心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字里行间

    《识食物者为俊杰》一书的作者云无心是我最熟识的写手之一,也是我的良师益友。从初识到现在,我们已经合作了十几年。

    第一次认识云无心是在2007年年中,当时我刚接手一家报刊的编辑工作。在此之前,我几乎从来没有接触过科学报道,所认识的理工农医类专业出身作者也不过寥寥几人,所以当时很是为版面稿件发愁。

    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云无心。那时候他还不叫云无心,还在美国的一家食品原料公司做研发工作,我刚开始读到他写的文章是在新浪博客上。

    那个时代的博客,发挥着个人记录和社交的功能,云无心的博客也是如此。他的很多博客文章“成文度”比较低,即便如此,我依然能够从中看出很多“端倪”——多年的学术训练让他的文章平顺易读,没有太多花哨的东西,而且条理非常清晰;他对自己的求学过程以及实验室生活的一些记录也非常有意思,让不了解食品工业的人也有可能一窥这个行业的门径——实际上,只要对行业有所思考,对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所了解,误解就会少很多。

    云无心的博客名字叫“云无心以出岫”。我那时还不知道他的真名,图省事儿就直接叫他云无心——云无心本不是他的名字,这样叫的人多了,也就被当成他的名字了。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当时国内的科学传播氛围还不像今天这样浓厚,科学和技术方面具有公共认知的“代言人”和评述者不是很多。那又恰好是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较为焦虑的一段时期,媒体高频次报道“食品安全问题”——其中一些是真问题,另一些则有待推敲,比如“面条可燃”“虾和维生素C同吃会致命”一类的报道也时有出现。云无心的食品科普有了用武之地。我于是和他合作,针对当时林林总总的问题,进行准确地“狙击”——要么正本清源,要么划定追责对象。作为一名“十万个为什么先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向他抛出自己思考的问题,尝试着提炼出日常生活中的共性问题,和他一起拓展食品领域科学写作的道路。

    在我看来,云无心的食品科普写作是值得信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作为一个受过非常严格的食品科学科研训练,同时又在食品企业长期从事研发工作的研究者,云无心对当代食品工业的认识非常深刻,对其思维方式、优势所在以及存在的不足有深入了解。所以,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他往往能一击中的,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食品工业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而不是简单地拣读者爱听的话说。

    其次,他非常注重消费者视角,较多地以个人选择、个人体验来谈具体的问题。我说云无心不是简单地拣读者爱听的话说,并不意味着他会在文章中不停地抨击读者的个人体验。实际上恰恰相反,很多时候他是把自己放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的。他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食品消费和处理经验,告诉大家如何避免陷阱。此外,他并没有机械地套用科研成果来做指导,而是把消费行为放进具体的场景中,所以具有实用性。

    最后,因为长期扎根于食品工业,所以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特别是利益相关性的处理上,他比较谨慎,处置有度。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很深,有一次我因为一个蛋白质的话题找到他,希望他为我撰写一篇稿件。在我看来,他从事蛋白质研发工作,是最适合讨论这个话题的。未曾想,这次约稿却被他拒绝了,原因很简单,他是相关从业者,他觉得自己应该回避这样的主题。

    如今,云无心要出版一部新的文集,这真的是一件好事。对每一位读者来说,云无心的文章可能都会帮助自己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困扰。对另一些更注重生活中的技术问题、希望践行科学生活方式的人来说,云无心的书更是饮食方面的贴心指南。

    (作者系果壳网前总编)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