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申宽在田间地头 受访者供图 |
典型派
路 霞 本报记者 张景阳
“我们搞农业科研的人,就要重心下沉,不仅要下得去,还得要沉得住;下乡入村后进行创新创业,从基层发现问题,找出解决方法,让农民受益。把论文写在大地,把成果留在农家,这是我多年切实的体会。也只有这样,专业人员的技术才能用得上,选择的课题、获得的成果才更具有价值。”说这些话的人,就是刚刚获得科技部通报表扬的陈申宽。
陈申宽,内蒙古扎兰屯市人,科技部优秀科技特派员。40多年来,他一直站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前沿,围绕当地农牧业生产实际,开展科学研究。从三尺讲台到广阔田野,他将农科教、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在内蒙古大地上播撒下一粒粒智慧种子。
扎根一线,破解农业生产难题
1983年,时任内蒙古扎兰屯农牧学校教师的陈申宽,在一次带领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时,发现根潜蝇会对大豆生长造成严重影响,这一发现,也开启了他的农业技术研发之路。
“在那个时代的中专学校,开展课题研究有许多难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课题经费没有保障。每一个试验,每一个数据,每一步管理,都是和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一起动手完成的。”陈申宽说。
那时,陈申宽每年都带领学生在学校农场种植试验田,到周边旗市做调查,挑选当地主栽的大豆品种进行抗虫性试验,选用近20种药剂进行拌种试验,最终选出较好的品种和药剂。
通过推广和应用这些药剂,大豆产量每亩增收15公斤左右,按呼伦贝尔市每年大豆播种面积至少在600万亩以上计算,每年可增收9000万公斤以上,让大豆种植户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
1984年,扎兰屯又遭遇了大面积向日葵菌核病,为了尽快掌握病害的发生规律,摸清菌核萌发的条件,陈申宽把试验搬到了家里,用了不计其数的温箱,陈申宽终于研究出了病害萌发的生态条件,为田间预测打下良好基础。
为了保护呼伦贝尔市广阔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场,陈申宽历经10余年,利用假期和课外休息时间完成了“呼伦贝尔市草地病害发生与防治的研究”课题,该课题成果编著入《呼伦贝尔市草地有害生物防治》一书,并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集聚力量,将服务重心落在基层
呼伦贝尔扎兰屯市气候反常,降雨时多时少,农作物减产时有发生。当地农民杨富东种了50多亩玉米,陈申宽的帮助,使他的收入由人均1000元提高到人均5000元。“多亏有了陈老师,给我送来了免费的玉米种子和玉米专业肥,还亲自指导我种植,让我在反常之年喜获丰收,真是太感谢他了。”杨福东说。
这样的感谢收到了多少,陈申宽已经记不清了。常年服务基层的陈申宽深刻地认识到,农村科技力量严重不足是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最突出矛盾。他经常说:“农业科研成果远离农民,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只有加强农村基层的科技力量,把科技触角直接延伸到农村农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
2014年3月,陈申宽牵头成立了呼伦贝尔申宽生物技术研究所,2019年又联合呼伦贝尔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组织成立了呼伦贝尔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协会。从此,陈申宽带领研究所和协会的科研人员们上课堂、下基层、进田间、踏草原,针对农区、牧区、农牧结合区产业特点,选派不同专业类型的科技特派员入村开展有针对性的团队化服务。
“我们筛选出熟化的,能够落地的农业科技成果,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2019年,我们特派员工作组从苗木产业、大球盖菇生产两个产业做了尝试,收效很好。”陈申宽介绍。
目前,陈申宽所带领的研究所和协会有14名科技特派员服务于扎兰屯市的17个村,有17名参加三区科技工作,服务于扎兰屯市、阿荣旗和鄂温克旗,推广新技术8项,培养技术骨干近百人。
紧扣需求,让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只有心里装着农民,才有明确的科研方向。”自2010年以来,陈申宽先后承担了扎兰屯市南木乡大兴村、卧牛河镇富裕村、大河湾镇东升村、成吉思汗镇新站村、大河湾镇东升村等科技特派员工作,他带领团队成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同时,陈申宽开始编写调查日记,在实践中分析探索农牧业发展状况,了解认识农牧民生产实际,积累掌握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经验,并通过课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2018—2019年,陈申宽团队先后承担了呼伦贝尔市“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山野菜资源驯化栽培技术研究”“牧草种质资源调查筛选研究”“黑木耳废弃物再利用技术研究”等课题,让科研成果在生产中得到转化。
陈申宽的研究所还与涉农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并根据企业的需要开展合作立项研究,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研究所与满洲里市先峰生物科技公司合作,为该公司生产菌剂产品并在种植养殖上应用推广;与鑫城公司合作成立呼伦贝尔小东河现代农业研发中心,建成了扎兰屯现代农业研发基地;与杨旗山公司合作成立了内蒙古蒙东渔业产业研究院,共同承担了呼伦贝尔市土著鱼繁殖与推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