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21日 星期二
肉牛养殖规模亚洲第一 科特派让丰都“鬼城”多了一张名片
视觉中国供图
西南大学教授左福元带领的肉牛科研团队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雍 黎

    以“鬼城”之城闻名的重庆丰都,现在却因牛出了名。十几年前重庆丰都根本没有人养殖肉牛,现在却已经成为国家级出口牛肉质量安全示范区,当地恒都肉牛养殖规模已居亚洲第一,所产牛肉入选全国五大牛肉品牌,并助力全县2017年脱贫摘帽,全县正全力打造中国“肉牛之都”。这一变化都源于西南大学科技特派员的推动。

    西南大学发挥学校农科特色和综合优势,组织科技特派员1463人次,全方位为地方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助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吹牛教授”把牛变成“金牛”

    丰都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是三峡工程重点移民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存在山高人多地少、土地瘠薄、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1998年西南地区肉牛养殖尚未起步,也没有适合当地地理气候条件的肉牛品种,重庆市科技特派员、西南大学教授左福元带领的肉牛科研团队决定先从改良本地黄牛开始发展肉牛养殖产业。

    “当地农户养的是耕地的黄牛,个体小、肉少、不好吃,一头只卖几百元,当时我们说养肉牛能卖到3000元一头,当地农民都说我是吹牛。”左福元笑着说,为此他还在当地得了个“吹牛教授”的外号。

    包鸾镇飞仙洞村2002年被选为南方肉牛改良科研项目试点村,引入了红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等8个世界优良品种,与本地黄牛实行杂交。“左教授不是吹牛,是真牛!”现年48岁的张升鱼说,他从贷款养3头牛开始,现在已经建起了存栏近200头的肉牛养殖场,一年收益达几十万元。

    “吹牛教授”不吹牛,还把牛儿变成了“金牛”。2009年,丰都县引进了肉牛养殖和牛肉加工大型企业恒都公司,完善养殖产业链,带领全县发展肉牛产业。目前,肉牛科技团队主要成员有30余人,涵盖产业相关的各个领域,入驻了重庆市肉牛科技专家大院,围绕肉牛产业的各个方面进行科研攻关,提供科技服务,攻克了品种培育、养殖、牧草种植、饲料配制、粪污处理、疾病防控等系列科技难题。历经十余年,该团队筛选出适宜重庆及西南农区养殖的优良肉牛杂交组合,杂交肉牛平均胴体重达300公斤以上,比本地黄牛提高了3倍以上,通过屠宰、加工等技术将每头肉牛产值提升到三万元左右,相当于本地黄牛收入的4—5倍。该团队还为恒都公司设计规划了当时亚洲单体最大的万头肉牛育肥养殖场,研发了一系列对标国际的先进技术并进行了应用推广。

    在科技带动下,丰都肉牛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地发展了起来。2018年丰都肉牛产值超20亿元,全县从事肉牛产业企业34家,有肉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1家。全县2018年共2.1万农户通过养牛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苦黄连让百姓过上甜生活

    石柱县是我国黄连的原始产地,黄连人工栽培历史已有700年,全国黄连产量石柱占了一半,不过黄连产业却一直处于低端提供原料上,如何产业升级?2003年,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学刚作为科技特派员来到了石柱。当时黄连花一直作为废弃物被农户弃置,李学刚决定从它入手。

    李学刚经过实验分析,发现黄连除了具有之前人们发现的清热解毒药效之外,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黄连花同时也具有这些功效。为了让黄连花变废为宝,李学刚经过3年多的努力完成了黄连花营养、功能成分、药效学和安全性等评价的研究,将黄连花开发为“黄连花茶”,获得技术发明专利,并无偿提供给广大连农使用。目前,石柱连农以特色产品的形式,每年销售黄连花茶增收几百万元。

    “黄连全身都是宝,如果不能通过科技提升它的价值,只是种植卖原料,只能处于产业的低端,而我想做的就是通过科技对黄连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提升深加工水平,做成黄连产业链。”李学刚说,自己从38岁开始对口帮扶石柱,16年来他往返于重庆主城与石柱700多次,已经与黄连结下了不解之缘,北京大学化学专业博士毕业的他利用自己所长,将全部的心血凝聚在了黄连上。

    在他的帮助下,黄连须等废弃资源成功开发为黄连须中兽医,黄连降糖的功效被开发为新药,通过研究寻找困扰连农多年的黄连根腐病防治难题,开发了新工艺在种植区得到了推广应用,提升了石柱黄连种植区的产地加工水平。2017年,黄连成为我国重点开发的10个中药材大品种之一;2019年,西南大学黄连研发团队协助石柱成功申报了以黄连开发为主的重庆市市级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

    如今,石柱县每年黄连在地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年产干黄连在3000吨左右,每年产值约3.6亿元。2019年,李学刚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李学刚说,他的目标是能在退休之前让石柱黄连产业做到10个亿。

    靠应用推广也能评教授

    巫山脆李、忠县柑橘、巫溪土豆、石柱莼菜、魔芋、三峡生态鱼、云阳生猪、北碚杨梅……在重庆各地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背后都有西南大学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支撑。西南大学副校长王进军深情地说:“可以说,重庆每一个贫困地区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西南大学科技人员的足迹;每一个农业产业的发展,都凝结着西南大学专家的心血和汗水。”

    据了解,西南大学自然学科教师有1000多人,注册公益性特派员360余人,近一半涉农专业教师都是科技特派员。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1463人次,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实用技术共计120余项,建立科技专家大院30余个,培训人员4万余人,在重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行动中勇担起了科技先锋军的重任。

    在科教扶贫、服务社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上,西南大学还走出了自己的独有模式。王进军介绍,除了积极精准地选派人员,学校还非常重视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同时实施基地示范工程,深化“高校+政府”“专家+农村”“技术+产业”等多元化多层次合作模式,建立了魔芋、黄连、柑橘、冷水鱼等10多个科技示范基地,达到了示范带动作用。而且整合了学校农业、教育、文化、管理等各专业的优势资源,成立了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精准扶贫和区域发展评估研究中心等10个研究平台,为科技服务、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规划、决策,为地方提供支持。

    “重庆贫困地区都处于偏远山区,特派员们要进行科技服务每次一个来回都将行驶1000公里,还要面临诸多危险和困难,为了鼓励和支持教师们安心服务,学校计划在工作考核、职称职级评定上制定了政策。”王进军说,学校在分类评价中专门设立了应用推广性职称评审,不再唯论文评定,而是从社会服务、社会效应来看,今年有教师因此而评上了教授。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支持特派员们立足岗位风险,投身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