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荟
紫禁城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其建筑特色具有浓厚的东方韵味。然而在紫禁城的西部有一座奇特的建筑,其材料非木材,而是纯砖砌结构;其造型非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样式,而是具有浓厚的阿拉伯风情。这座建筑的名称为浴德堂,它位于武英殿的西北角,是紫禁城中极为少见的元代建筑。
明初萧洵《元故宫遗录》记载:“台东百步有观星台,台旁有雪柳万株,甚雅。台西为内浴室,有小殿在前。由浴室西出内城,临海子”。书中描述的浴室即为浴德堂。浴德堂在明代为帝王斋戒沐浴的地方。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整洁身心,以示虔诚。
那么,为什么在紫禁城中,怎么会有一座元代的阿拉伯建筑呢?其原因在于,中统元年(1260年)和至元四年(1267年),波斯建筑师亦黑迭儿丁参与元大都(元代的北京)的规划设计,他灵活运用中国古代建筑成就吸收喇嘛教、伊斯兰教和蒙古族建筑风格主持修筑大都宫殿,波斯人的建筑理念进而传入中国内地。亦黑迭儿丁对元大都宫殿的规划和布局,主要参考了蒙古汗国首府哈拉和林城,并在其中设计了一座阿拉伯风格的浴室,即浴德堂。明永乐皇帝朱棣在元大都旧址上肇建紫禁城,并拆除了大量的元代建筑,而浴德堂则幸运的保留下来了。
美国作家菲利普·希提在《阿拉伯通史》中描述了公元十世纪巴格达澡堂的特点:“环绕着一个居中的大厅,大厅上面,罩着一个圆屋顶,屋顶周围镶着许多圆形的小玻璃窗,让光线透进来”。而浴德堂的造型,与书中的描述是高度相似。浴室平面为正方形,边长为4米,方砖墁地。地面四边砖砌发券形成3.1米高的拱形墙面,墙面贴有瓷砖。在四面墙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穹顶高1.7米,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整座建筑没有采用一根木料,也没有使用一根梁,因而又被称为“无梁殿”。浴室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穹顶上方为突出屋面的圆形玻璃屋顶,屋顶高约1米。
为满足皇帝的沐浴需求,浴德堂有着多个科学的保障设施。
供水方面,浴室的水源来自于武英殿院墙外西北侧的水井。该水井口离地面高约2米,上方建造有方亭。井口直径约为0.2米,旁边有方形石槽与之相连,石槽另一端接长条状石槽沟,呈下降坡度向烧水灶房延伸。石槽沟穿过武英殿院墙,然后沿着烧水灶房的北墙铺设,再拐了个弯,穿过烧水灶房的北墙,直接引入灶房内的铜锅。铜锅口离地面高约1米,下设有炉灶,可将水加热至合适的温度,而后通过人工舀水的方式,将热水舀入烧水灶房南墙的石槽口内,而铜锅与南墙的石槽口相距不过1尺。因而该石槽口底部有小孔,小孔内嵌入了一铜管。由于浴室的北墙与烧水灶房南墙为同一面墙,因而铜管的出口就在浴室内的墙上。这样一来,热水就进入了浴德堂的浴室内,供皇帝淋浴。上述供水系统利用井口与锅炉的高度差,使得井水被汲出后,自动由室外进入室内;同时,水又通过巧妙方式进行了加热,满足了帝王的洗浴需求。整个供水系统简单而又科学。
采光方面,浴室内的采光主要源于浴室屋顶正中的玻璃天窗和玻璃屋顶,其平面投影的形状为圆形,直径0.6米。阳光通过玻璃屋顶投射入浴室内,并向四周发散,可获得较为充足的光线。这种顶部采光的方式既有利于避免墙壁开窗可能造成的隐私受窥,还有利于营造一种虔诚肃静的气氛。此外,浴室四周是白色的琉璃瓷砖,有利于光线的反射,增加浴室内的亮度。需要说明的是,与明清宫殿多用黄色琉璃瓦不同,元代宫殿的兴建多用白色琉璃瓦,如《元史·百官志》载有:“大都四窑厂领匠夫三百余户,营造素白琉璃瓦。”
作为紫禁城内唯一的一座阿拉伯风情浴室,浴德堂不仅是我国古代“一带一路”建设见证,其科学有效的供水、采光和恒温措施还能体现我国古代工匠的勤劳和智慧。
(作者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