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看台
通过在危险化学品生产的企业端部署物联网采集设备,实时采集储罐温度、压力、液位、有毒有害监测等关键参数,值班监控中心图像,以及重大危险源罐区的视频图像,并通过卫星影像对重大危险源风险进行精准定位;利用这些“动态精准画像”数据,结合企业周边人口密度、存储介质的性质和存储量等固有风险,最终能自动提供重大危险源动态风险,并自动生成包含预警原因、风险态势变化等内容的分析评估报告,向省、市、县(园区)、企业进行预警……
近日,国家应急管理部在青岛召开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现场推进会,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青岛安全研究院)联合化学品登记中心、青岛安信化学品安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以下简称监测预警系统)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
把“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
据统计,我国各类化学品生产量已接近全球总量的40%,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多达1.6万余家,危险化工装置数万套,每年新增危险化学品超过1000种以上,行业安全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由于致灾机理不明确、风险表征测试技术不全面、安全控制技术不完善等原因,危险化学品生产急需安全技术支撑以及风险监测。
青岛安全研究院肩负着保障石油化工行业安全发展的重任,以十余项国家项目和数十项企业攻关项目为依托,该院与天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分公司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风险预警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研技术支撑。
去年4月份开始,青岛安全研究院承担了山东省高危行业(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试点工程建设项目,开展风险预警与防控信息系统开发和企业监测预警信息接入等工作。
该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具备风险研判、风险预警、综合分析、综合查询、风险分布展示、在线巡查、评估分析等7大功能,实现了对危险化学品风险的高质量技术监控。
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张秀文介绍,监测预警系统研发成功后迅速进行了成果转化应用,试运行至今,较好地实现了从“要我安全”的监督落实向“我要安全”主动管控转变。
让监测预警在全行业“开花结果”
8月初,青岛安全研究院在监测预警系统上发现山东某企业的安全风险预警等级达到橙色,经监管部门核查,企业的醚罐液位计故障造成报警,企业及时进行维修后橙色预警消除。
作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全国唯一试点省份,山东全力推进该成果的转化及建设。在山东省的试点应用中,443家涉及一、二级重大危险源企业已全部安装数据采集设备,365家一级重大危险源企业全部接入监测预警系统,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张秀文介绍,企业端设备费用由政府承担,企业除完善自身系统外,无需其他资金投入,打消了企业转化落地监测预警系统的顾虑。同时,山东还明确,使用监测预警系统,并非代替企业操作人员对某个报警点进行报警监控,而是通过综合分析企业的安全风险,强化对企业的动态监管,这进一步加快了监测预警系统的推广应用。
据统计,相关技术成果已经在国内外的氧化、加氢、硝化、聚合、过氧化等30余套典型危险工艺装置得到应用,大幅提升了危险化工过程安全技术水平,近3年已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
张秀文表示,力争在今年底前,进一步推进监测预警系统在中小企业的转化应用,并将监测预警范围逐步扩至生产装置等领域,实现全面覆盖。
在目前试点的基础上,山东省还将逐步扩展监测预警系统成果的应用领域,实现非煤矿山、地质灾害、森林防火、城市安全等全行业领域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