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3日 星期三
印丽萍:以技术执法为国家争取话语权

我和我的祖国

本报记者 陈 瑜

    近日,记者走进了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西郊分中心(以下简称分中心)。

    2015年,上海西郊国际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开业。2018年8月,在检验检疫行业摸爬滚打30年的印丽萍,来到这里管理新成立的分中心团队,开启新的工作篇章。

    作为距离国家会展中心最近的国门安全技术保障部门,分中心在去年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中,为一线海关食品安全查验提供了技术支撑。

    “与以前工作相比,我面对的不限于‘一草一木’,而是动植物和食品综合实验检测工作室的方方面面。”在印丽萍看来,如今工作领域更加宽泛,和国门一线的距离也更近了。

    杂草丛中打下事业基础

    1981年,印丽萍考上“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有点遗憾的是,跳出“农门”学的还是农学,而且是偏冷门的杂草专业。

    杂草野外遍地可见,有啥好研究?但在几年学习中,印丽萍爱上了这一专业。特别是到原上海动植物检疫局从事杂草检疫工作后,她更深刻认识到这条没有硝烟的“隐形战线”的意义——当有毒有害的杂草或其种子混杂在大宗进口农产品中渗入国门,危害不可小觑。“我们要做的就是戴上‘显微镜’,透过细枝末节发现潜在的危险,保国家平安。”

    原上海动植物检疫局在远郊建的一个隔离苗圃基地,是印丽萍开始杂草种植鉴定研究的起点。

    苗圃基地占地75亩,除了一座简陋的办公楼和几幢动物隔离舍,其他都是荒地,吃饭、取暖都不方便。但当基地需要人手时,印丽萍二话没说来到了这里。

    无人关心照看的野外,杂草肆意生长,但当有心去栽种研究杂草时,却遭遇了不少挫折。为摆脱困境,印丽萍积极寻求各种解决方法:虚心地向老前辈求教,到图书馆翻阅大量书籍。

    在资料查阅中,她发现所有杂草鉴定书籍只针对中国杂草,于是萌生想法,编写一本适用于中国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杂草专著。

    1997年,涵盖几乎国外常见杂草信息的《杂草种子图鉴》终于完稿出版,至今仍是口岸杂草鉴定的必备工具书。

    国门“隐形战线”保国家安全

    阿根廷,让印丽萍记忆深刻。她的第一次跨国谈判经历,就从这里开始。

    1991年,作为当时最年轻的技术专家,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检疫问题上据理力争,外方最终认同了我方的证据,赔付我方企业40万美元。之后,印丽萍又引入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技术,攻克了“假高粱”鉴定这一多年难题,并被写入植物保护领域的国际标准。

    2008年,我国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陆续在从阿根廷进口的大豆中截获有毒杂草曼陀罗种子,原质检总局随即向对方发出警示通告,阿根廷方却抓住我方的一些小瑕疵提出严重抗议。

    双方谈判僵持不下。印丽萍临危受命,经与国外标本库反复比对,判断截获的可能是曼陀罗属的另一个种,并运用最新DNA条形码技术进一步佐证。谈判桌上,她以退为进,最终以客观翔实的证据赢得主动。

    2016年,以印丽萍个人名字命名的植物检疫创新工作室成立。面对这支年轻人占大多数的团队,印丽萍始终不忘做好“传帮带”工作,并不断把年轻人才推向前台。如今工作室已是检验检疫领域里的“一张王牌名片”,研发的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外植物检疫领域的空白,多名年轻人脱颖而出,成为行家里手。这让印丽萍感到莫大的快乐。

    这些年,印丽萍用技术执法为国家争取话语权,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为让海关开拓更广发展空间,她仍在不断认真钻研、开拓创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