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8日 星期一
20年遭受4次大规模打击
大堡礁珊瑚白化后恢复能力严重受挫

    科技日报北京4月7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生态学报告称,继2016年和2017年大堡礁发生大规模珊瑚白化事件后,幼体珊瑚补充量减少了89%。鉴于未来20年极端气候事件预计会增加,因此珊瑚礁的可恢复程度仍不明确。

    大堡礁拥有全世界目前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但在过去20年里,这些珊瑚经历了4次大规模的白化事件;而据预计,在正常的温室气体排放场景下,预计从2035年起大堡礁每10年会发生两次白化事件,从2044年起则每年都会发生。

    为了详细调查珊瑚礁在经历极端气候事件之后的恢复能力,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研究人员特里·休斯及同事,研究了2016年和2017年大规模珊瑚白化事件发生前后,成体珊瑚存量和幼体珊瑚补充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团队发现,成体珊瑚减损与幼体珊瑚补充量锐减相关,而且新补充的珊瑚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孵育型珊瑚将受精后发育形成的幼虫排出体外,这些幼虫一般在1天内附着;而排放型珊瑚会排出精子和卵子进行外部受精,幼虫一般在4天至7天后附着。研究人员观察发现,在贫乏的补充池中,主导种群是来自本地的孵育型珊瑚,而非更加分散和多样化的排放型珊瑚。

    团队总结表示,幼体珊瑚补充的种类变化,将会影响正处于恢复中的珊瑚组合的构成,同时也将影响它们应对未来白化事件的能力。

    珊瑚礁是珍贵的旅游资源,也是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及万千动植物的家园。而极端高温正是造成珊瑚礁大规模白化事件的主要原因。2018年7月科学家发出警告称,此前人们对珊瑚礁系统的前景预测,可能过于乐观。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