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孕育而生的新词汇,在很短时间内就会成为陈词滥调。我们总是一拥而上地去使用它,不问前提,不分情境。在公共事务的网络讨论中,常常充斥着大量的重复性表达。深究起来,这不是因为语言贫乏,而是因为思想贫乏。”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八成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最明显的表现是,他们基本不会说诗句和基本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这和互联网时代的氛围以及流行文化的传播语境有关系。
其实,无论在什么媒介时代,能做到出口成章的人都是少数,“输出”这件事本身就具有极高门槛。而且,表达的效果,并不在于辞藻多华丽,修辞多丰富,而在于是否适宜。但有一点确实令人担忧——不假思索地使用套路化表达,遮蔽的是真实感受,省略的是思考过程。比语言贫乏更让人担心的,是思想的懒惰。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我们能看到的表达,本身都是相对精英的表达;普通人并没有太多公开表达的机会,也就不会去思考自己的语言是否贫乏。所以,“语言越来越贫乏”这一结论,本身就要打上问号。而且,在日常交往中,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人和人之间的交流都没必要吟诗作赋,也用不上太多修辞手法。把事情说清楚,把感情传达准,才是沟通的第一要义。
但是,在进行自我表达时,套路化语言确实可能成为陷阱。
我们可以表达感受。表达的前提,是“有感”。看到日出云涌、草长莺飞,每个人内心的触动都不尽相同。但如果习惯性使用简单化、同质性的情感表达,时间久了之后,你或许会发现,再难听到内心那个最真实的声音,你会失去对情绪的体察。当你懒得去准确描摹情绪时,情绪可能会离你而去。很多时候,贫乏的不是语言,是感受。
我们也可以表达观点,这对表达的要求更高。实际上,在当今的社交网络中,我们已经越来越难看到闪耀着理性光芒的温和讨论了。大多数时候,持有不同意见的双方,都在往对方身上熟练地贴标签,并且用一套固定的表达模式去贬低和驳斥不同意见。你说我是“杠精”,我说你在“带节奏”;解释就是“洗白”,意见不一就是“三观不正”……这些都是网络热词,应用场景广泛,攻击力也不容小觑。把这些词打出来时,你也许感到内心愉悦,感觉向对方投掷了颇有杀伤性的武器,但这些标签性词语未必能给讨论贡献任何有价值的理性观点。
从网络孕育而生的新词汇,在很短时间内就会成为陈词滥调。我们总是一拥而上地去使用它,不问前提,不分情境。在公共事务的网络讨论中,常常充斥着大量的重复性表达。深究起来,这不是因为语言贫乏,而是因为思想贫乏。当你放弃反思,放弃逻辑,就会被动地加入一场又一场网络大合唱——看似声势浩荡,实际言之无物。
如果对流行语不加筛选,拿来就用,那么你将丧失聆听内心、独立思考的能力。语言贫乏背后的这个真相,可比“不会说古诗词”“不会用修辞”更让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