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汉廷 科技日报社副社长 |
研究新时代的科技创新管理,一定要高度重视当下中国已经发生的“三个变了”,并据此重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简而言之,一是实力变了,二是时代变了,三是要素变了。
“实力变了”,既包括经济实力的“变了”,也包括科技实力的“变了”。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90万亿元,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2/3左右,几乎具有了所有准发达经济体的基本特征。同时,全社会R&D投入强度也已连续几年超过2%。
根据我多年的研究发现:全社会R&D投入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当R&D投入强度为0.7%时,恰好是一个经济体能否发生创新的关键节点,此时的研发投入几乎由政府包揽;当R&D投入强度为1.5%时,恰好是一个经济体创新的起飞点,此时的研发投入政府与企业大约各50%,政府研发投入开始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前端倾斜;当R&D投入强度超过2%时,恰好是一个经济体科技创新活动进入自组织阶段,企业、第三方组织已经成长为强有力的创新力量,它们的研发投入大约占到总投入的2/3,政府研发投入占比降到1/3左右,政府更为专注创新条件和创新环境建设。
中国全社会R&D投入强度从2013年首破2%以来,已经连续6年在2%以上。因此,今天研究科技管理创新,包括战略研究、规划制定、政策设计以及服务安排都应站在2%的节点上考量,而非用以前的模式衡量科技创新管理是否有效。
“时代变了”,是指当下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不再是工业文明阶段,而是信息文明阶段,特别是随着物联网、5G、AI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组织模式将进入知识创造和知识管理阶段。因此,站在信息文明阶段,科技创新管理就不能再沿袭工业化阶段模式,应遵循知识创造、知识管理、知识运用、知识发掘这样的全链条模式。特别是科技创新管理研究,应密切关注这种“时代变了”的巨大影响,尽快将研究对象从对物转变为对人的管理上来。
“要素变了”,是指科技创新的内涵与外延都扩大了,从过去单一的科技要素扩展到了技术、企业家、高能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多方面。如果说技术是创新的长边,那么企业家、高能资本就是创新高边和宽边,社会资本则是创新的空间。因此,科技创新管理研究,必须注意这些“要素变了”的实情,按创新生态模型构建新的研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