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5日 星期二
华为产品安全风险 个人信息保护 人工智能立法——
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关注科技话题
本报记者 陈 瑜 实习记者 陆成宽
3月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本报记者 周维海摄

两会速递

    4日中午11时15分,发布厅一侧的门被推开,镁光灯下,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张业遂神采奕奕地走向发言席。

    和往年一样,这场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的新闻发布会,被高度关注。有记者为了能在会场争得一席之地,甚至提前三四个小时在人民大会堂外排队等候。

    持续一个多小时的发布会里,张业遂回答了11个问题,除了国防费、中美经贸,还多了不少科技元素——华为产品存在所谓安全风险?如何用法律护航个人信息保护?人工智能如何发展?

    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本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回应人民群众重大关切,切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实现了本届立法工作的良好开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因个人信息不当收集、滥用、泄露,导致公民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通过立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保护公民隐私和生命财产安全、规范网络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张业遂说,我国已有多部法律、法规、规章涉及个人信息保护。但从总体上看,呈现分散立法状态,需要根据形势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门法律来加以规范,形成合力。“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和起草,争取早日出台。”

    除了提请本次大会表决的外商投资法(草案),张业遂说,2019年的立法计划已经初步拟订,包括修改专利法,制定长江保护法、出口管制法、数据安全法、生物安全法等。

    我国不会要求中国企业从事违反当地法律法规的活动

    有消息称,美国正在要求一些欧洲国家停止与华为的合作,担心华为会配合中国政府提供相关的信息。中国国家情报法也规定,机构、组织和公民在安全问题上要配合政府,这加剧了各方面的担忧。

    最高立法机关如何回应这种担忧?

    作为资深外交官,张业遂回答这是国际通行做法,“包括美欧在内的各国均有类似的法律或规定。中国也借鉴了有关国家的实践。”

    他同时强调,国家情报法不仅规定了组织和公民依法支持、协助和配合国家情报工作的义务,同时也规定了国家情报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个人和组织合法权益的义务。“对这一点应该全面准确地解读,不应该断章取义。”

    “我国一贯鼓励和倡导企业在海外经营中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从来没有也不会要求中国企业从事违反当地法律法规的活动。”张业遂表示,渲染特定中国企业产品存在所谓安全风险,是以政治手段干预经济行为,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干扰公平竞争的国际市场秩序,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人工智能相关立法被列入抓紧研究项目

    时间已过中午12时30分,台上主持人和发言人给出发布会最后一个提问机会。

    “人工智能引领社会发展是大势所趋,但也是‘双刃剑’,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助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有何考虑?”对于这个问题,张业遂表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一些国家已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具有不确定性,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法律关系、道德伦理、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新挑战。

    “一方面要大力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前瞻性预防和约束引导,确保安全可控。”张业遂透露,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一些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立法项目,如数字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和修改科学技术进步法等列入本届五年的立法规划,同时把人工智能方面立法列入抓紧研究项目,围绕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深入调查论证,努力为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科技日报北京3月4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