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5日 星期二
“科技友好型”博物馆多多益善
胡一峰

    昨天,国家文物局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提到,现在我国的博物馆正遭遇“成长期的烦恼”,一方面社会对博物馆的需求很大;另一方面,博物馆发展十分迅猛。不夸张地说,中国自有博物馆以来,博物馆出现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频次可能从未像今天这么高。显然,“不在博物馆,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文化选择。对博物馆的旺盛需求反映了我国民众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需求。

    该负责人还提到,今年要紧扣博物馆职能定位,尤其是围绕博物馆的短板和难点,下大力气解决瓶颈性的问题。对此我们充满期待。应该说,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创新。而发挥科技在博物馆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又是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或者说,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新生一代文化需求的博物馆,必然是“科技友好型”的。

    这首先意味着博物馆建设应对科技进展保持高度敏感,并因地制宜地主动使用科技手段。国内的博物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博物馆建设至少已有20多年的历史。早在上个世纪末,故宫博物院已着手建设“数字故宫”,多年来不但一直成为“科技+博物馆”的标杆式存在,还不时出现爆款,刷新人们对博物馆的想象。而“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数字敦煌”等的不断推进,又丰富和拓展着博物馆建设的新空间,也拉近了博物馆与普通人的距离。近年来,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中国国家博物馆等联合推出的“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等创意视频,则把博物馆的“网感”和互动性向前推进了一步。于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博物馆是保存古物的地方,可以很端庄,也可以很潮萌。此外,科技手段在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和科研工作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而这又为让博物馆更好地服务社会提供了基础。这一切都在证明,博物馆和科技联手,产生的文化效应是1+1>2的。

    创新永无止境,科技进步永无止境,博物馆对科技手段的运用也永无止境。现在,交互式、沉浸式体验正在受到更多重视。比如,去年两会期间,新华社已经在其APP中融入了AR功能;今年,人民网也推出了“AR看两会”。相比而言,博物馆因其丰厚的历史感和浓郁的人文性,更有条件在虚拟技术的支持下,积极探索创新之路。从全球范围看,去年美国洛杉矶就有了全球第一家自拍博物馆,博物馆的多元发展成为一种趋势。

    需要指出的是,百姓的文化需求是创新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老百姓面对博物馆时更加主动和自如。因此,应该注意防止博物馆的泛娱乐化以及过度“网红化”的倾向。对于博物馆而言,科技本身不是目的,满足文化需求才是目的。博物馆不是为手机镜头存在的,而是为持手机者的精神世界而存在的。所有的创新以及科技手段的运用,不能满足于让观众“看”,而应帮助观众真正“看见”,不见得非要让观众看得多、看得远、看得细,而应更好地把博物馆所承载的文化传统,转变为观众内在的文化素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