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1日 星期五
少年班不满足于挑“神童”是教育理念的回归

朱昌俊

    提起少年班,总能引起公众的好奇。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西安交通大学2019年少年班选拔复试,更加注重对学生在“科学思维、创新热情及渴望”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考量。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大学少年班不再只是挑选、培养“神童”。

    大学开设少年班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开设的少年班,随后全国先后有十多所大学相继跟进。但是,对于少年班的争议一直存在。最典型的是,此种培养模式到底是“因材施教”还是“拔苗助长”,是否进一步助长了“高分低能”的教育倾向,甚至有人质疑少年班的学生在走向社会后“泯然众人矣”。伴随着争议,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校自主招生的扩大,目前全国仍在开设少年班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高校。

    上述背景下,少年班选拔方案的调整,其实是一种必然。首先,在现代教育体系下,“高分低能”的“神童”教育,越来越引发质疑,如果只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而对其它“非智力因素”过度忽视,并不利于培养出来的少年大学生真正走向社会,也有悖少年班的初衷。或者说,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注定是畸形的。所以,当前的少年班选拔,“以笔试为例,在继续侧重考察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试”,这是一种选拔、培养方式的纠偏,实质上也是对新的社会“人才观”的顺应。

    长久以来,社会对于大学少年班也不乏误读,“神童”“天才”的标签被过度放大,往往忽视了教育的基本功能。的确,能够上大学少年班的学生,一般都有着智力上的天赋,但并不意味着少年班就是要培养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童”。就大部分情况而言,它主要是满足那些早慧少年的个性化教育需求。诚如曾经的少年班毕业生指出,“碰到像那些真正的聪明人,你让他按部就班一定要上完高中三年,反复温习,其实是种摧残。”因此,在目前的教育生态下,不必过度强化少年班的“神奇”色彩。它的主要任务,其实是要探索“解决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难、早慧少年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难、心理智力同步发展难”等传统教育体系中尚未能解决的问题。

    早慧少年也好,“神童”也罢,对这部分“小众群体”的培养,首先还是要坚持“育人”的标准。既要侧重培养、开发他们的特长,也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比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当前越来越受关注,少年大学生就更需要注重心理教育,从选拔上不能忽视。另外就是体能健康。这次的选拔中就发现少年考生们“体能普遍较差”。显然,这不仅是少年班需要克服的软肋,也是一般的大众教育需要补齐的短板。

    有人说,少年班的光环在淡化,这其实是好事。整个社会都需要以一种正常的眼光来看待少年班。任何一种教育,都该关照现实,致力于对健全之“人”的培养。如果偏离了对“人”的教育,再传奇的“神童”培育,都难言成功。少年班的选拔标准变得更全面、更接地气,这是一种积极的回归,也能够给予社会更正向的教育引导。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