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近些年农村其实也在发生巨变,但由于农村经验的缺乏,几乎不可避免地令部分人仍是带着往日的刻板印象去审视农村;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的观察所发现的‘问题’,也仍是基于城市的经验和标准得出的,这会导致如果以返乡文的粗浅观察去求解农村问题,往往就会产生隔膜。”
几乎没有意外,“返乡日记”在这个春节又火了。近日,一篇山东“男孩”携妻回村过年的文章走红网络,“山东媳妇吃饭不上桌”等地方旧俗再成热点话题。近年来,年轻人“返乡日记”、新婚夫妻难融入对方家庭习俗等网帖每每在春节时期都能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也有人将其总结为一年一度的“地域黑”。对此问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曾表示,我相信这些回乡记录大部分是真实的,但那就是一个个“故事”,故事具有特殊性,不一定有普遍性;对农村的基本判断,应基于科学统计而非“故事”。
陈锡文给出了一组数据:我们有3万多个乡镇、60万个村民委员会、317万个自然村。每个村状况怎样?作者看到的可能是一个村、一个地方,整个农村到底是个什么样,不可能靠讲故事完整地反映出来。也正因为这种现实的复杂性,很多返乡日记所描述的农村场景很可能是真实的,但却往往只能代表某个村的状况,将之视为中国整体农村的“缩影”,难免就会“失真”,如此引发争议就是必然的。
不过,“返乡日记”引发争议,并不是观察者的错,更不能因为它可能给一部分人造成“错觉”,就认为这种记录毫无价值。一定程度上说,当前“返乡文”之所以开始在春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窗口流行,还是因为我们平时对于乡村的观察和了解太少。以至于,随便一个“乡村见闻”都可能在网上引发围观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浪潮,让绝大多数农村地区都被推向一种相对被忽视的状态。农村缺乏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展示机会,甚至说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失语”的。比如,这些年有关农村的公共讨论,两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就是留守与空心化。但是,中国农村如此之大,留守状况的分布在不同地区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使得仅仅以一个词去描绘一种现状,往往是抽象的。真正科学意义上的观察,就要探寻每个地方的具体情况,看当地的留守与空心化到底是如何发生的,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返乡文”的视角偏差,有着多重现实原因,而不仅仅是个体的视障。一方面,近些年农村其实也在发生巨变,但由于农村经验的缺乏,几乎不可避免地令部分人仍是带着往日的刻板印象去审视农村;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的观察所发现的“问题”,也仍是基于城市的经验和标准得出的,这会导致如果以“返乡文”的粗浅观察去求解农村问题,往往就会产生隔膜,对于解决今日农村问题的实际价值可能作用不大。
所以,对于“返乡文”所展现的农村场景和问题,不宜片面放大,但是也不应该完全将之视为猎奇乃至贬斥为“地域黑”。不妨将它当作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对于农村的一种反向的审视,或者是一种对话。在这个意义上,它其实并不是坏事。“返乡文”的出现和走红,至少代表相当一部分人有一种自发性的记录农村、了解农村的意愿。而“基于科学统计”的对农村的基本判断,则有待更专业、更系统的力量来完成,但它也离不开社会共识和民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