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选手领取获奖证书 |
大赛颁奖现场 |
本报记者 张佳星
电池“咔嚓”剪掉一半,固体薄膜电池连接着的灯还在亮着;百倍速度地传递无线网络信号,热损失却更少;占据汽车发动机最核心部位,要不怕高速旋磨、不怕高温腐蚀……这些“鱼与熊掌”要求兼得的工业目标,由材料创新的开发者完成并实现规模化生产。
11月19日—23日,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总决赛(以下简称“双创国赛”)在宁波举行。据介绍,今年新材料领域共有2290家企业报名,经过层层选拔,来自江苏、广东、浙江、山东、上海、河南等36个赛区的136家成长组企业和48家初创组企业进入此次新材料行业总决赛。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连续举办了七届,七年来大赛找到推动双创工作的定位,充分发挥发现价值、培训辅导、融资对接等服务功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广大创业企业的积极参与。”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盛延林表示,国赛的规模和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今年报名企业数量超过了3.1万家,再创历史新高,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上下联动的平台。
在总决赛中,入围的180余家企业被分为6个成长企业组和2个初创企业组。经过一天紧张而激烈的半决赛,6家初创组企业和12家成长组企业晋级到决赛。终极PK的项目,涉及半导体产业链多个行业,以及新能源、OLED、高分子、陶瓷、靶材等领域的各类材料;既有高精尖的前沿新型材料技术,也有贴近大众生活的新材料技术应用,代表了我国新材料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未来。经过激烈竞争,珠海光驭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卢米蓝新材料有限公司分获成长企业组和初创企业组第一,均为在核心技术上进行了原始创新的企业,掌握核心专利技术,改变下游企业材料供应“非进口产品不可”的现状。
“新”材料:产业粮食,满足工业幻想
新材料被称为产业粮食。“材料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物质基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黄政仁在开幕式上表示,“新材料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重任。”
“新材料与工业革命关系密切。”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表示,以英国为主的钢铁材料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化工材料在德国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的半导体材料印发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无论是拥有高温高压特性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还是有着各种神奇特性的石墨烯;无论是纳米技术给材料带来的神奇转变还是新材料的发现赋予动力电池更高的性能,这些都让新材料领域的创新创业者着迷。
“氮掺杂在石墨烯晶格中能降低电导率,阻止腐蚀介质在涂层和金属之间的扩散,改善了抗腐蚀性能。”薛群基说,新型钙钛矿材料能够替代硅太阳能电池,避免硅生产的污染,还降低成本。
“基础研究非常重要,但是材料必须应用才能体现价值。”薛群基说。有了“智慧”的材料,工业“巧妇”才可为“有米之炊”。目前的很多热点材料,如超高温陶瓷、微格金属、4D打印材料等,都是为了解决产业或者生活中的“痛点”。
在参加决赛企业的讲解中,“痛点”是最常被提及的词语之一。例如鲜艳的颜色仰赖染色剂,而染色剂有毒性就是痛点;例如5G时代,要跑很多的流量,热损失就是痛点……
这些痛点的“治本”往往只能靠从新材料“破冰”,而难以从工艺的改进上大大提升。如珠海光驭科技拥有多名剑桥大学博士组成的研发团队,以及世界首创的核心专利技术,开发出利用仿生原理,将纳米光学与超材料制备技术结合,能够制备具有超高光学和力学性能的薄膜、色粉的变色材料,实现在不同视觉、不同应力和不同环境响应的色彩和性能变化,实现指示、传感、装饰、防护、伪装等作用。“让世界没有有毒的颜色。”珠海光驭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田丰表示在分子水平对化合物的重排,能创造出五色炫彩。这项新颖的世界首创核心专利技术打动了评委们的心,最终获得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总决赛成长企业组冠军。
“战”赛场:是展示更是磨砺
“今年1—10月我们完成了2942万元的销售额,预计将来三年的销售收入将为8000万元、1.2亿元、2亿元,我们计划出让股权的10%,融资1000万元,用于提高产能。”在对自己的产品和优势项目做了精彩的介绍后,湖南省益思迪科技有限公司的参赛代表在决赛赛场上发出了融资邀约。
并不是只有一家企业在赛场上凭借实力“明码开价”吸引伯乐。获得初创企业组冠军的宁波卢米蓝新材料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志宽也表示愿意用股权换取1亿元融资,推动生产线的迅速扩大。
“OLED到2020年下半年将拥有10条生产线,OLED面板的生产商需要我们的供货,我们突破了核心技术,寻找到了发光效率高的有机材料,价格能够比进口材料低三分之二。”陈志宽说,尽管公司已经大规模扩产了一次,仍旧难以“喂饱”下游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我们目前的产量只能满足一条生产线,因此需要大规模扩产。”
融资难、融资贵,往往是勒住初创企业发展脖颈的关键因素。然而在双创国赛的平台上,很多企业将会“偶遇”大量的天使投资人。“这个平台能为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成为参赛企业想来参赛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天上不会掉馅饼。在信息高度透明的大赛平台上,每个企业的今生来世都要经得起考验。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有市场前景的企业才会获得资本青睐。例如在一场比赛的问答环节,就来了一段“针尖对麦芒”的信息“对质”。
“你是新三板公司,好像列出来的数据不太一样。”
“你说哪个数据?”
“基本上所有的数据都对不上,2018年的年报是4200万收入。”
“那是上半年的披露,我们实际上的销售额在6000万以上。”
“披露数据2015年是亏的。”
“亏的原因是2015年开始拿地,投入了研发团队,造成我们的盈利下降。”
“你给我直观的数字,总共投了多少钱?”
“投了2.5亿元。”“科研投入呢?”“600万元。”
在回答评委问题的同时,企业的创新性、成长性、团队特质等创新创业的重要因素都将得到展现,专家评委也会形成自己睿智地评判,并为企业给出“旁观者清”的建议。
“在短暂的比赛时间里,参赛者很难把一个技术讲得透彻,也很难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清楚技术细节,我不太会去深究技术本身,因为看不到生产现场。”担任评审的广东国民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彭斯特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市场和客户的情况可以帮助判断,如果市场还未开拓的新公司,参赛者在表达上的准确和到位与否也会传达出他掌握该技术的程度。
睿智的投资人往往目光如炬,而真正具有创新创业实力的工作也是“真金不怕火炼”。
“逐”梦想:挑战权威,打破垄断
“你怎么看苹果手机将在2019年的天线里减少使用LCP(液晶高分子树脂材料)?”
从事LCP树脂生产的宁波聚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阳刚一讲完,评委就扔出了个犀利的问题。
由于苹果公司不久前刚刚公布其产品的设计动向,有分析预估新 iPhone 的 LCP 天线出货 2019 年下半年将衰退超过70%。这意味着下游市场的波动很有可能对聚嘉主攻材料的市场产生不利影响。而苹果之所以寻求另一种材料代替,也是因为LCP的供货途径被垄断在一家日本公司手中,苹果公司也难有议价权。
LCP树脂是神奇的。“如果做成纤维的话,它的拉升强度可以达到钢丝的6倍以上,这种材料在国内已经用了几十年,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成熟、稳定的技术。”王阳介绍,他的团队经过多次试验把这个材料做出来,打破了技术壁垒,已申请11项发明专利,并将成本保持在70元/公斤。
“未来的5G天线,需要用LCP薄膜。”王阳认为,通信行业5G的趋势已经非常明确,选用LCP是大势所趋,“对于手机生产企业来说,如果在两三年内拿不到LCP薄膜制备的技术,有可能会被淘汰。我们的70多种产品中,有一部分产品完全可以媲美进口产品,材料也在华为手机上使用。”
而对于苹果逆势而动的商业选择,王阳认为,相较于苹果选择的材料,LCP性能更好,数据将说明一切。虽然巨头引领市场动向,但技术过硬就可以挑战。
巨头垄断在“芯片封装载板”这个领域更为凸显。广东盈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漆小龙表示,作为芯片生产的重要基材,日本三菱公司控制了99%以上的市场份额。“我们的竞争对手短期内只有一家,就是日本三菱集团,没有第二家。”
“这些项目都很好,带着私心地说,一半的项目我都想引入宁波而且投资。”宁波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熊仁章表示,宁波把发展新材料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对于新材料产业的重要性,宁波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宁波先进碳材料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去年,全市新材料产业共实现工业产值1395多亿元,同比增长28.2%。
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炳荣表示,宁波在规划引领、政策扶持、平台搭建、人才支撑等方面出实招,形成了以磁性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合成新材料三大细分领域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基地集群,拥有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在细分领域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垄断性的企业和产品,如石墨烯在全国产业化、全球产业化都相当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