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榫卯:穿越七千年的匠心
操秀英

博览荟

    凸出的部分叫榫,凹进的部分叫卯,榫头插入卯眼中,两块木头便紧密连接,不再分离,普通的木头也由此有了生命。这便是榫卯——一种利用木构件的凹凸结构相互咬合实现构件连接的工艺。

    中国的榫卯结构起源于新石器时代,7000年前的河姆渡先民已经开始使用榫卯来建造房屋了,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干栏式建筑”。由于榫和卯分别对应凸和凹,就必然需要使用一定的工具来打磨出此种结构,因此榫卯的出现得益于穿孔技术的发明和石器制造技术的发展。在此之前,想要把两块木头连接在一起,人们只能选择绑扎的办法。

    不只在中国,世界其他地区也曾发现过榫卯的踪迹,近日在中国科技馆展出的“榫卯的魅力”主题展览中就展出了在德国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木构水井榫卯构造示意图。

    自诞生以来,榫卯最突出的贡献大概是在建筑方面的应用,上至巍峨宫殿,下至草房瓦舍,大到舟船车辆,小到桌椅板凳,都离不开榫卯技术的应用。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它的存在避免了钉子对木材的破坏,而且十分稳固和牢靠。作为一种极为精巧的发明,各个建筑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可以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甚至,当榫卯构件受到更大的压力时,会变得更加牢固。

    佛光寺大殿、独乐寺观音阁、晋祠圣母殿、永乐宫三清殿、雍和宫牌楼、应县木塔等都采用了榫卯结构。这些各朝各代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不仅规模宏伟,造型典雅,而且其中大部分建筑都经受住了天灾的考验,为后人留下了“质量过硬”的艺术瑰宝。以独乐寺观音阁为例,这座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一千多年来经历了28次地震,却仍安然无恙,挺立至今,就多亏了置于阁中的“榫卯结构”。

    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一凸一凹之巧,一阴一阳之妙,凝聚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粹。榫卯,还被称作实木家具的“灵魂”。它的存在,让一件件看似没有生命的家具有了灵魂。中国古典家具的榫卯设计不同于传统手工艺品,不仅要外形精美,满足人们的视觉美感,还要遵循力学原理,科学合理,长久耐用,不易锈蚀又方便拆卸。

    它呈现着中国人骨子里的工匠精神,也是古代工匠的必备技能。通过榫卯的结构就能清楚地辨别工匠手艺的高低,若榫卯使用得当,就能让两块木结构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在古代,整套家具甚至整幢房子不使用一根铁钉,却能使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堪称人类轻工制造史上的奇迹,这些都是榫卯的功劳。

    据粗略统计,中国家具榫卯结构有几十种之多,而且每个名称的榫头卯眼,在制作中会根据外观的造型不同,又可以派生出多种榫卯。南北工匠又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创造出独特的榫卯结构,变化万千、耐人寻味。

    除了在建筑和家具制造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榫卯在船舶、木车、造桥、青铜器、矿井等古代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例如,元代出土的铁锭榫,用于固定石板;古代桥梁多将木构件相互穿插别压并在节点处绑扎而形成编木结构,在一定范围内,受压越重越稳固;青铜铸造过程中也使用榫卯进行拼接定位。

    由于制作榫头和卯费时费力,在现代化机械生产和追求效率的时代,榫卯工艺逐渐被人们弃置不用;但对于这一传统工艺,人们并没有停止对它的关注探究与发扬创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就运用了榫卯结构的设计灵感,其整个场馆就是榫卯建筑结构文化的缩影。2015年米兰世博会的中国馆采用胶合木为主材,以中国传统抬梁式梁架结构为灵感设计而成,在胶合木节点中暗置了钢结构节点,由传统的“木榫木卯”变成了“刚榫木卯”,有效强化了结构强度,实现了榫卯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创新性应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