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如何增强民营科技企业获得感
本报记者 孙玉松

改革开放40年 八问民企发展②

    “做企业苦点,累点都无所谓。就盼着企业合法经营,事情办起来简单、透明,守规矩!”说起自己多年的商海经历和收获,天津圣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威科技)总经理魏所库不禁感慨道。之所以发出这样的苦恼感慨,还源于他在办企业过程中遇到的困惑。11月7日下午,魏所库就向科技日报记者讲述了今年发生的、让他和企业倍感“苦恼”的两件小事……

    一张证跑小半年

    圣威科技是一家国家认证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成立18年来一直致力于汽车尾气检测设备和交通汽车领域的高尖端产品创新与研发,公司生产的遥感监测设备在国内环保领域广泛应用。

    今年春天,为了拓展市场扩大经营范围,企业把目光瞄准了叉车、举升机、铲车等非道路机动车尾气检测和治理设备开发。而这需要事先取得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相应的准入资格证书。为顺利拿到“准入证”,魏所库和公司技术人员做了周密计划,并做了充分准备。

    可事与愿违,当他们来到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时,却因没有先例可循,被轻飘飘一句“这事儿不能办”给挡了回来。“大概四月底开始,前后跑了四五次,每次都乘兴而去,失望而归。”魏所库回忆说:“以我们公司的能力和水平,在其他地方很容易通过申请。被驳回来后,我们也曾想找明白人咨询,可问了一圈,推来推去,没有一个部门和人肯出来解释原因!”这张资质证,从春天走过夏天,一直拖到了现在。直到前不久才有了转机。今年10月,魏所库参加天津市政府组织的一次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实在找不到解决办法的魏所库,试着把自己企业的经历和盘托出,这件事引起了一位与会副市长的重视。最终,在有关领导的过问下,魏所库和企业期许已久的资质申请才最终被受理,并将于近期发放。而白白耽误了小半年时间,企业却错失了不少商机……

    急用钱偏赶上抽贷

    每年秋冬季节,是华北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时段,也是圣威科技业务最繁忙的时候。“截止到今年11月,我们订单加起来有6000多万元,生产线一直满负荷运营。”说起公司经营状况,魏所库并没有太多喜悦,却转而向记者透露他和企业最近发愁的事情——“银行突然抽贷”。前不久,一笔总额500万的贷款,又让他和企业犯了难。

    由于企业很多设备面向政府招标采购,合同执行完后一次性结算,因此产品出售,企业没有办法收到预付款,由此订单越多,企业的资金占压也就越多。为了维持公司正常运转,魏所库每年在生产旺季都要找银行,寻求贷款支持,以保障公司正常现金流。

    前不久,放款的某银行工作人员却突然上门,以“经济大环境”“贷款收紧”等理由,要把部分贷款资金抽走。“每年订单多的时候,也是最缺钱的时候,银行这时候抽贷,就像掐住脖子一样,别提多难受了。”说起贷款,魏所库一脸愁容:“我们特别看重企业信誉。贷款都按照约定合同准时还款返息,从没有过逾期和拖欠等违规行为。可银行为啥偏要‘一刀切’,不能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区别对待呢?”

    魏所库感到特别困惑和不解。

    “破门”行动需主动作为

    魏所库和他企业遭遇的事情不是个例。不少民营科技企业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遭遇”。全国工商联的一份调研也显示,融资难、融资贵、税费负担重、办事门槛高等成为当前影响民企获得感的最主要因素。中国企业联合会一份调查也显示“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基本上在15%—20%,而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只有5%—6%……”

    记者采访中也了解到,天津早在去年底就出台了“津八条”的具体政策,积极营造“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营商环境,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仍然存在着不愿贷、不敢贷问题,阻碍民营企业进入的“玻璃门”“卷帘门”依然时隐时现。

    天津逸群物流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件物流领域专业水平领先的物流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11月9日,该公司董秘李龙接受采访时也认为“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获得外部融资能力弱,而且融资成本高企,对公司快速发展造成了较为不利影响”。无独有偶,天津海泰科技园区一家医疗大数据公司王姓负责人也苦恼地告诉记者:“作为发展快速的互联网公司,我们对资金非常渴望,可因为我们是轻资产,在融资时就比较吃亏,几乎所有银行都会有顾虑。”

    对此,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刘刚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增加民营企业获得感,政府要勇于‘拆墙破门’,基层职能部门更要主动担当作为,凡涉及民营企业的事项不能坐等上级部门和领导指示,要包容民营企业的创新和经营探索!”刘刚认为: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府应先行一步,主动扑下身子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在更多经济领域给予民营企业正常的“国民待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此外,在进一步降低融资门槛同时,还要结合民营企业行业特点,推出更大力度、更大规模、更精准有效减税降费政策。“着力提高中小企业获得感,最根本的还是要保护民营企业家投资积极性,尤其在高新技术领域,民营经济更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新动能。”刘刚说。(科技日报天津11月13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