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智慧永钢铸就永联村“钢筋铁骨”
本报记者 张 晔

    乡村振兴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战略,以发展和创新的眼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大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重点在于县域创新发展。当前,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典型的科技示范村,已经成为实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阵地,从今日起,本版将陆续刊出“科技示范村系列报道”,从典型人物、重要成果、关键事件中寻找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凝练其有特色、可推广的做法、模式。

    灰白色的外墙、凹凸有致的造型,眼前的这座厕所,远看与一般建筑并没什么不同,但近看就会发现,它的墙不是一块一块砖垒起来的,而是一圈一圈叠加的。

    近日,在张家港永钢集团,科研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种新型环保生态厕所。永联村办公室主任胡文俊告诉记者:“这是我们联合一家3D打印公司利用固废钢渣共同开发的,3D打印技术将帮助企业解决一半以上的钢渣处理难题。”

    除了生态厕所,固废钢渣还被制作成了U型槽、挡土墙、花盆……作为永联村的产业支柱,永钢集团每年产生钢渣等固废约100万吨,3D打印技术真正让钢渣变废为宝。

    改革开放40年来,永联村充分利用创新引擎的带动,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牵引,带动城镇化建设,进而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在全国60万个行政村中,永联村经济总量位居前三,上交税收排名前二,全面建设名列前茅,一举拿下全国文明村“五连冠”。2017年,全村实现销售收入403亿元,利税78亿元,可支配收入1.56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43688元。

    永联村地处长江边,过去是一片地势低洼的低产田,永联也是典型的贫困村。1984年,永联村自筹资金30万元买了一台轧机,创办了“沙洲县永联轧钢厂”,走上了专业化、规模化的工业发展道路。

    2002年,永联村只用341天时间,打造了一座百万吨炼钢厂,创造了中国冶金建设史上的奇迹,永钢集团从此跨入了大型联合型钢铁企业行业,年产能达800万吨,产品覆盖普钢、优特钢。

    全国钢铁企业这么多,许多老牌企业都没能扛得住市场价格、原材料供应和金融危机的风风雨雨,为啥永钢能独善其身?

    “我们始终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今年已实现利税65亿元。”永联村党委副书记、永钢集团副总裁陈华斌告诉记者,通过实施人才强企、产业转型战略,永钢集团的两化融合、智能制造、清洁生产显现强劲的竞争优势。

    为了推动产品“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永钢先后投资近100亿元,建设国际领先的高速线材、精品棒材、大规格棒材生产线。

    2008年,钢铁行业步入低谷,很多企业都出现了资金困难,但永钢集团却先后投入了20多亿元,用于改造硬件设施,提升节能环保水平。这些设备上马后,吨钢成本要增加100元,但废水、废汽、废渣回收利用率却达100%,废气也实现达标排放。“现在来看,当初落实环保政策要求进行的投入,给永钢集团带来了发展优势。”陈华斌说。

    随着企业的发展,永钢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17年超过4亿元。相继建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重点研发机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与筹建江苏冶金技术研究院,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黑色冶金研究所达成合作项目2项;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创新项目50余个。

    3年来,通过产学研合作,永钢完成300多个产品的研发,多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公司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9项、张家港市级科技奖16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8个、冶金实物质量金杯奖18个;拥有授权专利466件,其中发明专利200件。

    传统的钢铁企业给人的印象是“傻大黑粗”,但是在永钢车间,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手段已被运用到生产第一线,远程操控、智能制造随处可见。永钢建立了钢铁行业首套通过国家工信部验收的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废水、蒸汽、煤气等二次能源回收的实时监测、远程操控。同时,产销系统和特钢MES系统、数据中心等,实现了企业资源管理与车间制造环节的无缝衔接。在炼钢车间的加渣、检化验、测温取样、钢坯喷号等工艺环节均实现了机器人操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