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9日 星期三
贵州平塘天文小镇迎来大批游客——
“中国天眼”欢迎你 却不欢迎你的手机
本报记者 何星辉 通讯员 李官杰 洪永

    “我们就想来看看,这口‘大锅’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位来自南京的游客说。9月中旬,贵州境内大范围降温,细雨绵绵,但这丝毫抵挡不住游客的热情。在天文小镇,一辆辆标着“平塘天文科学旅游”字样的旅游大巴接踵而至。毫无疑问,10公里外的FAST——这个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才是游客的目的地。蜂拥而至的游客,让贵州的科普旅游炙手可热。

    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FAST调试两年来,来自外界的疑问始终未消失:旅游火了,到底会不会影响FAST的科学探测?

    抵达景区须经三道关卡

    FAST景区并不售卖门票,游客只需支付50元的摆渡车费用,便可前往免费参观。当然,更多的游客还愿意多花上50元,进入天文体验馆开开眼界。

    尽管只有10公里多一点的路程,但游客从天文小镇抵达FAST景区并不容易,须经三道关卡、两次安检。

    按照规定,乘坐摆渡车之前,游客须将手机、智能手环、平板电脑等一切电子产品寄存在游客服务中心。如果拒绝配合,则将被谢绝进入FAST景区。为此,游客服务中心还在醒目的地方打出了警示提醒。被禁止带入的,还有车钥匙、火机、火柴,以及水果刀、剪刀等物品。安检之严格,远胜机场。

    前往FAST景区的摆渡车也是改装过的,GPS被卸掉,而且游客并不能进入FAST台址,只能乘坐摆渡车从旁边绕过,在经过一道更为严格的安检后,登上观景台远远眺望。

    想拍照怎么办?可以租用景区提供的全手动胶卷相机。FAST周围没有手机信号覆盖,只有有线电话亭可以免费使用。

    “虽然比较麻烦,但是完全能理解,我们也不想给FAST带来任何干扰。”来自贵州兴义的游客黄祎表示。事实上,为了一睹FAST的真面目,“不怕麻烦”的游客,又何止黄祎一人?

    《黔南日报》报道称,2018年上半年,平塘县实现旅游总收入55.18亿元,同比增长38.74%,共接待游客513.63万人次,同比增长40.58%。其中,省外游客为296.74万人次,同比增长42.05%。

    虽然FAST景区的游客接待量不得而知,但科普旅游之火,可见一斑。

    作为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FAST景区的科普旅游经济初见雏形。星辰、星缘、吉星……在天文小镇,随处可见带着这些字样的酒店、农家乐。从FAST核心区搬迁出来的村民龙宝学,在天文小镇经营一家餐馆,开业第一天的营业额高达3万元,“每逢节假日,天文小镇的大街都被挤得水泄不通,餐馆和宾馆根本供不应求”。

    为了加强管控,贵州平塘方面规定,FAST景区每天接待游客限额2000人。  

    从9月20日起,FAST景区一律实行实名制网上订票,不再提供现场售票服务。

    30公里宁静区为FAST保驾护航

    和龙宝学一样,从FAST核心区搬迁出来的,达上千户数千人。

    事实上,贵州所做的,远远不止移民搬迁。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副经理兼办公室主任张蜀新看来,无论是在核心区清理无线电台,还是永久关停移动通信基站,乃至关停矿山,贵州在FAST宁静区特别是核心区的电磁波环境管控上,力度不可谓不大。

    和光一样,无线电波也是一种电磁辐射,在太空中穿行遥远的距离,非常暗弱。要保证FAST能“捕捉”到那些来自太空深处天体发出的极其微弱的无线电波,必须确保其免受周边无线电射频信号的干扰。

    鉴于FAST望远镜的高灵敏度,以及台址周边情况复杂,早在2013年,贵州省就以省长令的形式发布了《贵州省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电磁波宁静区保护办法》,以FAST台址为圆心,将周边30公里内设置为宁静区,分层级严控电磁波干扰。其中规定,半径5公里内为核心区,5至10公里内为中间区,10至30公里内为边远区。

    2016年9月颁布实施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电磁波宁静区运行环境保护条例》,则把保护FAST运行环境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在30公里宁静区内,电磁波管控、植被地貌保护以及森林防火等工作都被纳入法律保护的范畴,特别是在核心区内,杜绝一切和FAST无关的建设项目,严禁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严禁建设产生辐射电磁波的设施。这意味着,核心区内将不得使用手机、电视、微波炉、汽油车等。此外,在中间区和边远区,电台等设备的发射频率和功率也受到相应的限制。

    为什么宁静区是30公里,而不是40或50公里?张蜀新解释说,保护范围的划定,主要考虑既要保障FAST的正常运行和科学探测,又要尽可能减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这也是国家天文台基于电磁环境跟踪监测及实验而提出的意见与建议,经过了国家天文台和贵州省的反复论证。

    电磁环境质量“比较优良”

    远观FAST的游客尚且受到严格约束,驻守台址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更像过着深山隐居的生活。由于附近的通信基站已被悉数关闭,他们只能借助固定电话和外界联系。手机、手环不能打开,没有微波炉,数码照相机和无线网络也不能随便使用,就连看似无害的电吹风之类,也因为会发出射频干扰而受限。进入台址的考察人员,即便是国内外重量级嘉宾,也无一例外要严格遵守这里的“游戏规则”。

    即便如此,防干扰措施仍必不可少。除了配备高标准的屏蔽和滤波装置,早在FAST正式投用之前,电磁兼容工作组就已经进驻,专门负责FAST周边地区无线电环境的监测、保护和协调,以及FAST的电磁兼容设计和整改、测试工作。为保障FAST正常运行,从2005年起,国家天文台就与贵州无线电管理机构一起重点进行了无线电干扰监测和分析。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总工程师姜鹏说,电磁环境对FAST望远镜的科学意义重大,通过周边电磁环境监测分析,到目前为止FAST电磁环境总体质量还是比较优良的。“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游客增多会给管理带来相应的压力,但只要管理得当,游客人数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只是需要强有力的管控措施。从目前的情况看,地方政府对FAST核心区电磁环境的保护还是卓有成效的。”

    其实,FAST能落户贵州,科研人员也乐于见到科普旅游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只是,如何在科学探测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让FAST发挥最大的功效,或许是国家天文台和贵州省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姜鹏说,根据调试工作的进展,FAST即将全面开始科学运行,这需要国家天文台和地方政府、无线电管理机构强化协作,特别是在中间区和边远区深化保护措施。同时,当地有关部门正在考虑设立专项,开展常态化的监测工作,完善保护策略,以稳定并提升电磁波环境质量,保障FAST充分发挥其科学能力。

    (科技日报贵州平塘9月18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