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9日 星期三
2018年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分论坛热议——
科学需要亲近公众,更需亲近媒体

本报记者 刘园园

    “夜晚可以看到彩虹吗?”

    “纯净水是没有味道的吗?”

    “大西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大洋吗?”

    9月18日举行的2018年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分论坛上,主持人问了几个简单的科学问题,全部答对的观众却寥寥无几。

    当今世界科学知识爆炸式增长,科技发展日益引领社会进步,如何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在以“科学素质促进与媒体的责任”为主题的专题论坛上,媒体扮演的角色成为关注焦点。

    “我有同事做了一项调查,发现2005年以来中国拥有一定程度科学素养的公众人数增长了4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说。

    在核桃微纳有限公司CEO陈晓薇看来,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与这些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广义上媒介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对媒体而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伴随着更大的责任。

    “记者可以成为科学家和公众之间的桥梁。”美国物理联合会媒体总监杰森·索克拉茨·巴蒂说,因为科学家不一定是非常好的传播者,而媒体恰恰可以帮助科学家与公众进行沟通。

    但杰森同时也提出,媒体不应仅仅满足于报道新的科学成果或科学事实,而应该像侦探剧一样,向公众揭示科学探索的有趣情节。也就是除了告诉公众科学成果本身,还应向公众展示科学探索的过程。

    生态健康联盟主席彼得·达斯扎克同意杰森的观点。他认为,媒体在传播科学知识时要学会“讲故事”,科学家就是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比如美国有一档节目叫《宇航员》,就是让天文学家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如何进行太空探索。

    陈晓薇在媒体与信息技术领域拥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她认为,媒体要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首先要保证报道本身的科学性。

    “媒体在报道之前,一定要进行非常严谨的科学调查。”陈晓薇说,比如之前一些媒体对转基因食品的报道,在中国公众当中引起巨大争议,甚至引起对转基因食品的抵制。媒体工作者应该反思,在报道之前是否真正了解了科学事实。

    周忠和则从科学家的角度提出,媒体要保证科学报道的科学性,应该设立科学顾问,与科学家进行更密切的合作。

    诚然,让媒体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仅将关注点局限于媒体自身是不够的。中国科学传播学者贾鹤鹏就认为,应该让科学界以更好的方式与媒体合作,通过更多互动活动帮助记者用科学的方式去思考,用新的角度去看待新闻事件,并带动更多公众参与进来。

    “这也是我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现在一直在说,科学需要更加‘媒体友好型’。”在彼得看来,科学界本身也需要更加亲近公众,亲近媒体。(科技日报北京9月18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