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
杨 仑
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那么知识渊博、学养深厚的教授、院士们,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的好老师。
近年来有一个可喜的现象:“大咖”们给本科生上课,已经越来越不能算是新闻了。早在2009年,武汉大学开设了一门由5名院士授课的本科课程,被冠以“最奢侈本科课程”的名号,着实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被当成一件稀罕事儿。
而如今,上海复旦大学的本科生已经能直接与诺贝尔奖得主学习、交流。这已经无法引起人们的惊诧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正在鼓励科研人员们投身本科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科学研究与教学本就不该分家。我国先贤们很早就认识到了教学相长这个道理。《礼记·学记》中写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无论是教授、院士还是诺奖得主,他们的专业学识精深,格局和视野开阔,可以在更宏观的角度上,帮助本科生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眼界。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
长期以来,科研人员被束缚在申报材料、职称评选之中,而一线教学任务仅仅作为工作量的要求出现,自然会导致科研人员对人才培养的忽视,也才让院士授课成为了新闻。
好在这样的现象正在得到彻底扭转。多所大学探索院士、教授授课的同时,也在探索利用制度将科学家送回三尺讲台。比如复旦大学为提升本科质量已进行多年探索,该校将本科教学质量在教师绩效中占比提升到了50%以上,自然会吸引更多优秀教师走上讲台,培养本科人才。
在今年上半年的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主管部门明确提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看似戏谑的一句话,却说出了困扰本科教育多年的顽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三大主要功能,而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教育,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成果之源。
政策支持、制度保障,高校本科教育的改变正在悄然进行。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我们期待着更多“大咖”回归讲台,夯实本科教育的基础,利用制度保障优秀教师的权益,用教育培养出更多人才。
不论怎样,“大咖”给本科生上课这件事,如同韩信将兵,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