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05日 星期三
他们让这里的寒兰开在盛夏
本报记者 俞慧友 通 讯 员 夏润龙 何 青 张 晶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织造技艺传承人栗田梅(右二)向侗锦织娘传授手艺周天哲摄

    典型派

    “李教授,有一束寒兰开花了!”7月,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万佛山农业园里,原本10月才开花的寒兰,有一束开在了盛夏,足足提前了3个月。颇为兴奋的湖南红艳兰花园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宏周,立即拍下来,传给了当地科技特派员李丽辉。

    通道气候适宜寒兰生长,吴宏周想致力于寒兰的新品研发。不过,如何让寒兰发芽是个难题。李丽辉显然有“妙手回春”的本事,让寒兰在这里破土而出。

    自从这个少数民族集聚区来了科特派,这样的创新创业故事不胜枚举。

    一不小心,把牲畜粪便做成了产业

    原本只希望对堆积如山的兔粪“求处理”。没成想,刘会求一不小心,竟把它做成了事业。

    2013年,退休后的刘会求创办了专注于肉兔养殖的湖南耶啰耶兔业发展有限公司。兔子粪便的处理,成了企业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卡脖子”难题。

    科技特派员谭胜国来了后,帮助企业搭建了洁净环保型钢结构工厂化可控温控湿标准兔舍,并给兔子们的新“空调房”用上了粪污生物菌无臭发酵技术。改善肉兔们的“住房标准”、让兔子生长更为健康的同时,还化兔粪为生物有机肥,帮企业“捞”上了“副产业”,形成了年产1万吨的生物有机肥生产线。

    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公司主业也更有科技含量,先后在肉兔养殖、兔肉深加工上获得了多项创新和发明专利授权。越来越红火的公司,也就“容纳”了更多贫困户。仅去年,公司就帮扶了844户贫困户的3500位贫困人口,解决了易地搬迁贫困户48户56人的就业问题。

    无独有偶,当地菁芜洲镇的湖南万孚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型养鸡场,同样也有块畜禽粪便处理的“心病”。“三区”科技人才、怀化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兽医师侯强红,在养鸡场“蹲点”4年后,这里鸡蛋多了,粪便也卖钱了。

    侯强红帮企业探索了一套新养殖规程,使鸡产蛋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1年就为企业增加了30万纯利润。而鸡粪污染难题,则从最初想到的将鸡粪引进沼气池发电,为企业节约电费,“进化”到将鸡粪发酵后的产物加工成有机肥,进一步“变废为宝”。

    如今,养鸡场不仅处理自家鸡粪,还“野心勃勃”地收集起了周边小规模养殖场的禽畜粪便。“我要帮助这里打造一个怀化本土的生物有机肥品牌。”侯强红信心满满。“心有余力”的企业,也帮助带动了当地300多户贫困户参与养殖蛋鸡,结对帮扶贫困户100多户,人均年收入可增加1000余元。

    三方合力,红了侗锦富了绣娘

    在通道县,侗锦是少数民族侗家姑娘祖辈相传的独特女红。在学生、村民、科技特派员的合作下,养在“深闺”的女红,现在也发展成为民俗工艺的“网红”。

    2009年,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60多名师生来通道县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发现,侗锦纹样与前卫的“像素画”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后,这支师生团队开始琢磨侗锦产品的开发。通过材质、颜色和功能创新,让侗锦变得简洁时尚,还降低了织造难度,帮助这一古老技艺重焕生机。

    2016年,文坡村与湖南大学开展了“学生创新+村民创业”的战略合作。派驻文坡村的“三区”科技人才、科技特派员,则积极充当起营销员,帮助产品电商销售、宣传推广。

    三方合力,红了侗锦,富了绣娘。据悉,参与侗锦产业的绣娘,每月最高能获3000余元收入。

    团队式帮扶,为村里送来“科技管家”

    科技特派员与怀化贫困区域企业、产业的精准对接,起到了良好的科技扶贫实效。不过,“抱团”的力量将更大。今年3月,湖南省启动首批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由科技副县长带队,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为成员,组成了团队式、成建制科技人才队伍对口帮扶新模式。

    模式一启动,通道县积极“赶上了趟儿”。据湘潭大学经济学教授、当地专家服务团团长龙祖坤介绍,去年,县里来了省级科技特派员4名、市级科技特派员4名、县级科技特派员17名、三区科技人才17名。今年,县级科技特派员增派至76名,“落户”全县11个乡镇、76个贫困村。

    “包村到人、服务到户,有了科技特派员当‘管家’,一定能让农户、企业、合作社的科技需求‘有求必应’。”龙祖坤说。

    据悉,专家团不仅是县域经济发展及政策咨询智库,还将助力当地特色主导产业关键技术集成攻关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培育本土科技管理和实用技术人才,开展创新创业、专业咨询、企业孵化等指导。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