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29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生态学研究指出,非洲大草原如玛拉·塞伦盖蒂大草原,曾受到游牧民数千年的支持和滋养。这一结果挑战了认为玛拉·塞伦盖蒂大草原是“原生态”野生大草原的传统观点,同时“畜牧导致环境退化”的观点也值得重新审视。
大草原、牧民和他们的牲畜,对维护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种群的生存来说至关重要,但此前一直有观点认为,游牧民与景观退化有关。最近的研究显示,畜栏中的牲畜排泄物其实可以通过制造肥沃热区实现景观的富集,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和草原多样性。不过,目前科学家们仍对这一效果的持续时间所知不多。
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研究人员菲奥娜·马歇尔及其同事,此次对位于肯尼亚西南部纳罗克镇、时间为3700年前到1500年前的5个新石器时代的放牧地点进行了化学、同位素和沉积物分析。研究团队发现,与周边的土壤相比,这些地点所挖掘出的已降解的粪便含有大量营养素(如钙、镁和磷)和重氮同位素,且这种富集的持续时间最长达3000年。
这一发现表明,玛拉·塞伦盖蒂等非洲大草原远非从未开发过的“原生态”景观,它们曾受到牧民长达几千年的影响。塞伦盖蒂是非洲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其与北部肯尼亚的马赛—玛拉国家公园共同组成了闻名遐迩的玛拉·塞伦盖蒂生态区。
该研究结果所提供的历史解读,不仅有利于对人为改造的营养热区的重要性展开生态研究,还进一步挑战了认为畜牧主义与环境退化之间必然存在内在联系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