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考生自己没实力,中途每一关都可能露馅;如果考生真通过了自主招生,造假论文的贡献也大不到哪去。但如此一来,孩子还未真正踏上学术之路,就先身体力行了一把‘学术不端’。”
大概很少有人曾想到,“河南家长质疑考生高考答题卡被调包”一事,会牵扯出自主招生论文造假问题,而且愈演愈烈。先是郑州一中部分学生的论文被网友扒出涉嫌抄袭,后来自媒体平台《知识分子》又查阅了九省市高中名校学生发表的论文,发现其中多篇涉嫌抄袭,更重要的是,一些学生可能还凭借它们拿到了高校自主招生资格。
舆论哗然,网友要求相关部门介入调查。这件事也再次为那些怀揣侥幸心理的考生敲响了警钟: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搞定”的造假论文,其实是你人生路上的定时炸弹。就算侥幸过了高校审核那一关,一旦像今天这样,所有材料被人认真审视,你很可能从名校大学生被打回原形。就算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考虑,你也该问问自己——值吗?
之所以要问一句值不值,是因为,从高校自主招生流程来看,最终能够拿到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本身一定有过人之处,造假论文可能只是考生递交给高校的众多证明材料中的一项。初审中,大学要看学生的学业成绩、竞赛成绩、综合素质;到了复试阶段,还有笔试和面试。自主招生的笔试题,一般各种“脑洞大开”,非“等闲之辈”。而接受论文和专利作为申请材料的高校也在学校的自主招生简章中注明,他们在面试中会针对论文和专利着重进行考查。高校老师不难分辨,是有真才实学还是有人捉刀代笔。有人统计过,大部分高校会在复试阶段淘汰三分之二左右的考生,有些高校的淘汰率甚至高达90%。
所以,如果考生自己没实力,中途每一关都可能露馅;如果考生真通过了自主招生,造假论文的贡献也大不到哪去。仅仅凭着一篇论文就“忽悠”来降分录取,概率极低。只是对家长而言,多一份材料,就多一分希望。他们找到那些信誓旦旦承诺包过的中介机构,交上数万元钱,想为孩子的前途兜底。但如此一来,孩子还未真正踏上学术之路,就先身体力行了一把“学术不端”。
教育部今年三月下发《坚决打击和防范自主招生作假 切实维护公平公正招生秩序》的通知,明确指出,对在自主招生中提供虚假报名材料的考生,在报名阶段查实的,取消其自主招生报考资格,同时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资格;在入学前查实的,取消其入学资格;入学后查实的,取消其录取资格或者学籍。
所以,家长和考生费尽心思捣鼓出造假论文,带来的可能结果是什么呢?无非两种。一是高校资料审核不够严格,没能发现论文造假,考生顺利通关,这篇论文就成了他永久的软肋。在任何时候,如果被翻了旧账掀了老底,他过五关斩六将通过自主招生考试的实力会被完全否定,甚至因此失去学籍。二是审核足够严格,他被拒之门外,其他更有含金量的材料也一并被否定,还可能被取消当年高考报名资格。无论是哪种结果,对学生的前途都是打击,与家长的初衷背道而驰。
人们之所以对自主招生论文造假耿耿于怀,是因为不想看到正常的高校招生秩序被扰乱,也不想看到才十七八岁的考生,就靠着弄虚作假,为自己谋取短期利益。他们本该成为未来的创新人才、未来的学术之星。这条路的起点,应该堂堂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