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星在美国德州考察海岸带生态系统 |
周一有约
本报记者 孙玉松 通讯员 吴军辉
每天都要在实验室熬到凌晨两三点,一忙起来就顾不上喝水、吃饭……周启星的生活方式是“有毒”的。但身为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的他,整日却为一份“解毒”的工作忙碌着:污染土壤和水体环境修复。
周启星是我国最早开展污染环境修复基准研究的学者,也是呼吁制订我国污染环境修复标准的第一人。
最近,这位“解毒”专家研发出修复碘污染环境的技术,并计划将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情系家国 献身环境科学
1963年出生的周启星,儿时的梦想是当一名小学教师。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中华大地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在周启星的家乡,土操场上的“大银幕”开始频繁放映科学家科技报国的电影。这对15岁的周启星来说“无比震撼”。从那时起,科学家悄悄取代了小学教师成为他新的职业理想。从小目睹农民饱受饥饿之苦的周启星立志做一名农业科学家。于是,高考时他报考了浙江大学土壤与农化专业。
“读大学时,我劲头十足,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增加土壤肥力,让粮食增产。”由于成绩优异,周启星被保送攻读研究生,同时可以随意选择研究方向。然而,面对选择他犹豫了:是继续从事本科的土壤与农化专业?还是开启新的方向?他陷入了沉思。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已渐渐呈现繁荣之势,快速增长的GDP令世界瞩目。可是经济繁荣的背后,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土质恶化、河流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周启星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在导师的建议下,他转向生态学专业,专攻污染生态方向,励志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还神州大地一片净土。
多年来,作为一线科研工作者,周启星始终站在环境学科的国际前沿。在我国,他最早提出了“复合污染”和“环境修复”的概念。1995年出版的《复合污染生态学》不仅对“复合污染”概念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还提出了“联合效应”广义理论;2004年出版的《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一书,是我国关于污染土壤修复最早、最系统的专著。
同时,他也是我国最早开展污染土壤修复基准和标准研究的学者。他的硕士论文研究成果为1995年国家颁布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了最为直接的科学依据。2003年,在第212次香山科学会议上,周启星首次提出在我国系统开展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研究的建议,呼吁国家重视这一研究方向,为我国尽早制订污染土壤修复标准打下良好基础。
脚踏实地 筑梦美丽中国
作为一名环境科学家,层出不穷的污染问题令周启星“痛心疾首”,但他深知美丽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工作。
在所有的治污工作中,周启星最为关心的便是,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制订。“国外很重视这方面工作,并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研究基准和制定标准。”周启星说,目前美国、英国、荷兰、丹麦、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都有完备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土壤修复标准。
“中国目前只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而且也不全面,只涉及到镉、铅、铜、锌、汞、砷等直接关系人体健康的几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标准还是个空白,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系统研究更是尚未开展。在全国,只有我们开展了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研究。”随着“生态文明”被写入宪法,周启星表示,希望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标准问题能尽快得到国家重视,而相关修复技术的研发也要快速推进。
“以前我提‘复合污染’‘环境修复’这些概念,有人说我总是‘发明创造’一些从来没有听过的名词。但现在看来,复合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基本特点,环境修复也成为世界各国重点研发的技术,国际上还把这些作为热点问题加以深入探索和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要求我们环境科技工作者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努力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周启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