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16日 星期一
殷长春:用电磁技术在海底寻宝
本报记者 操秀英
人物档案
殷长春,生于1965年5月,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导师。1999年,他毕业于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物理系,获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并获得德国政府奖学金。回国前,他曾任全球最大的航空地球物理公司FUGRO的高级研究员和项目主管。2010年,他作为第三批“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被引进回国。

科学精神在基层

    殷长春不太擅言辞。

    采访期间,除了他的专业和技术,几乎没有聊别的。“你们不要过多渲染我个人,这都是我们团队的集体成果。”这是他反复叮嘱的话。

    这位吉林大学移动平台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看起来还挺严肃。站立时,他的腰板挺得很直。事后记者得知,那是因为备受腰部疼痛折磨的他常年戴着一块钢板。这钢板,无疑是长期高强度工作留下的痕迹。

    “敬业是每个科技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科技人才,我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紧迫感。”殷长春说。

    正是这种时刻相伴的紧迫感,让殷长春在短短几年内,带领团队奠定了我国航空和海洋地球物理电磁勘探技术的理论基础。

    突破国外垄断,创建海洋电磁勘探学科

    航空和海洋电磁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未来的发展热点。针对勘探区地表复杂地形,航空电磁法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取勘探数据。同时,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匮乏,海洋逐渐成为人类获取资源的主要来源。海洋电磁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能够帮助人类有效地勘探海底油气和矿产资源。

    “发达国家从上个世纪末已广泛开展海洋电磁勘查技术研究,目前该技术已经成为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的必备手段。”殷长春说。

    海洋油气勘查的传统方法是地震勘探,通过观测和分析人工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规律,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对海底构造进行成像。然而,这种方法也有局限,它无法区分海底构造中蕴藏的是油还是水。而海洋电磁勘查是基于海底构造的电性差异,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随着勘查技术的不断进步,海洋电磁已发展成独立的勘查技术,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装备。一些石油公司将海洋地震和海洋电磁有机结合,可有效提高海洋油气勘探的精准度,大大降低干井率并减少开采成本。

    “国外试图长期垄断海洋电磁勘查技术,对我国一直实行严格封锁。”殷长春说海洋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因而我国从“十一五”开始着力发展海洋电磁勘查技术。

    2011年,在国外多年从事航空和海洋电磁勘查技术研发工作的殷长春回国。“经过我和团队的不懈努力,我们建立了海洋电磁勘探这门分支学科,促进了勘探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他自豪地说。

    这支团队在海洋电磁勘查技术和装备研发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

    “十二五”期间,该团队在甲板监控系统、海洋电磁数据处理技术和三维正反演方面取得突破。“十三五”期间,由自然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申请的“深水双船拖曳式海洋电磁勘探系统研发”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支持,殷长春是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目前我们正积极组织研发适合我国深水区作业的双船拖曳式海洋电磁勘探系统。该系统除了可进行传统海洋电磁同线和旁线作业方式外,还可进行CT扫面和方位观测。成功研发这套装备系统,将使我国海洋电磁勘查技术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在应用方面,我们也力争将海洋电磁勘查技术尽早应用于我国海底矿产、油气资源、可燃冰勘探以及海底构造研究等领域。”殷长春说。

    听从祖国召唤,从“心”开始适应新环境

    作为已故知名科学家黄大年多年的合作伙伴,殷长春有很多与黄大年相似的地方:同样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现已并入吉林大学),同样曾在海外留学,同样在世界级大公司做到了高级职位,在国外拥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但当祖国召唤时,他们都第一时间回到母校,两人的办公室还紧挨着。

    15岁考入长春地质学院,22岁留校任教,34岁取得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35岁进入全球最大的航空地球物理公司FUGRO……回国前,殷长春已是FUGRO的高级研究员和项目主管,是航空和海洋电磁勘探领域的知名专家。

    为什么选择回来?“其实在国外待得越久,对祖国的感情越深。”殷长春说,“国家培养了我那么多年,当她需要我的时候,回来为国家服务义不容辞!”

    “除了这些家国情怀,还有些事情也深深触痛了我。”殷长春回忆,曾有一个国内高级别代表团去FUGRO访问,当时代表团表示想要引进一项技术和装备,却遭到公司的当面拒绝。“那种滋味可不好受。”殷长春说。

    殷长春至今记得,2011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家门口堆了厚厚的积雪。在和家人一起度过那个漫长的冬季后,殷长春启程回到母校。

    “我没有觉得不适应。”殷长春说,“我对很多同行都说过,我们回国后的第一件事是要‘落地’,调整好心态,适应国内的学术环境。不要总觉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如意。与其花时间去改变周围的环境,不如改变自己融入其中,尽快做出成绩。”

    如今,殷长春用“很庆幸回来了”来总结过去的几年。“国家对科技越来越重视,科技工作者的地位得到极大提高。能为祖国服务,突破西方对我们封锁的关键技术,无疑是最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工作。”他自豪地说。

    悉心培养后备力量,对待学生如师如父

    和黄大年及绝大部分高层次归国人员一样,殷长春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殷长春和黄大年分别从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两大研究方向,它们就像窥向大地深处的两只“眼睛”,缺一不可。正因此,他停不下来。目前,殷长春团队成员有20余人,先后承担国家863和国家科研装备研发等重大项目。

    “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教学,更是引领学科发展,建设团队和培养后备人才,解决国家重大科学问题,为国家科技发展作贡献。我们团队在对学生的要求上非常严格,同时我们针对学生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共同发展。”殷长春说,他出差回来后很少回家,常直接回到办公室开始工作,为学生解决研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帮他们修改论文。

    殷长春知道,由于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工作上,对家人亏欠很多,但他只能如此。“取得任何成果都需要时间,平时工作时间是固定的,就那么几个小时。要想取得更多成果就要挤时间,牺牲休息和节假日。”他说。

    殷长春在学生眼中是一位严师,也是一位良师。在他看来,如今科技发展的速度太快,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拼命努力。殷长春常对学生说:“不能满足于博士或硕士毕业,要在这个基础上加倍努力做出成果,这样将来才能在相关领域站稳脚跟。”

    “如师如父”是学生们对殷长春的评价,不工作时他也会和学生开开玩笑。“我也是很幽默的人,在国外工作这么多年,这些都不是问题,但涉及到学术问题我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我们影响很大。他已有如此高的成就却依然辛苦工作,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生活上有困难,老师也是一位益友,及时伸出援手帮助我们。”殷长春的学生这样评价他。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