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21日 星期四
有梦想,还有实现梦想的信心和努力
——从77级高考生到院士的求学启示
本报记者 俞慧友 通 讯 员 曾欢欢 李妍蓉

    第二看台

    高考已经结束,考生和家长正焦急地等待着大学录取通知书。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今已经41年了。随着高考毛入学率的提升,上大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在恢复高考前,1966年到1976年期间的中学毕业生没这么幸运。他们最期盼的,是在自己求知欲最旺盛的年龄,获得一个读大学的机会。而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求学的经历,对如今的学子有着重要的启示。

    抓住机遇,把“奢侈的想法”变成现实

    那是一个特殊年代,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机会继续读书。

    “听到恢复高考,我有一种太想相信又不敢相信的心理。估计我们老三届的人,都能体会这种感受。尽管高考那年,我都30岁了。但当时的激动,难以忘却。”自1966年高中毕业,11年后终于等来国家恢复高考的“老三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陈政清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相比陈政清,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算得上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

    1977年,他17岁。幸运地参加了国家复考后的首届高考,成为了第一批大学生,也是大学班级里最小的学生之一。“上大学是非常奢侈的想法。”谭蔚泓如此形容。

    “回想起那场冬日的考试,的确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就像一扇曾经久久关闭的知识大门,突然一天轰然开启,让我们这批求知欲渴、试图改变命运的青年人蜂拥而入……”谭蔚泓说。

    保持求知欲,想方设法“求读书”

    谭蔚泓出生在湖南益阳一个教师家庭,这让他在各种“运动”折腾的年代,仍受到了较好的教育熏陶。从小,他对读书,特别是理科学习,就保持着浓郁的求知欲。

    不过,好景不长。读完高中后,他成为了一名知青。那时候的他,和陈政清一样,也不知道大学之门何时能再开启,但他也从没想过放弃。

    不管在农村当知青时,生活多艰苦,干活多累,一有空闲,他就坐下来读各种各样有趣的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在他眼里,求知是如此的诱惑。“知青的这段经历,我充满感激。在这个时期,我学会了不畏艰难,吃苦耐劳。那以后的人生,遇到任何困难我都能咬牙坚持,迎难而上。”谭蔚泓回忆中满是感慨。

    “辍学”11年的时间里,陈政清从没耽误过自己。当知青的第3年,他被“提拔”成中学教师。这让他“趁机”自学完成了大学高等数学等课程。高考前,他一边当高考补习班教师,一边自己复习。一个多月后,30岁“高龄”的他,和学生一起走进考场。

    陈政清记得当时数学考试的最后一道附加题,是颇有难度的高等数学题,基本没人能答出。自学过高等数学的陈政清,顺利做了出来。成绩公布后,他成了岳阳地区的数学状元。

    谭蔚泓也如愿考上了大学。第一志愿湖南大学化学化工系,第二志愿湖南师范学院(后改名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最终的录取结果是每个志愿各取一半,他成为了湖南师范学院化学系学生。

    扎实基础,笨鸟先飞亦能成才

    那个年代,获得大学“准入证”的学子,最懂得“时不我待”这四个字的含义。一纸录取书背后的心理“走势图”,也最难被现在的孩子体会。

    谭蔚泓记忆里,大家都很珍惜学习时光。为了能坐前面课桌听课,同学们每天都很早起床去教室“占坐位”。那个年代的学生,英语基础都很薄弱,谭蔚泓也没有任何优势。为了学英语,他找了个“笨鸟先飞”的法子:背英语词典。背一页、撕一页。每天强迫自己必须学会十个新单词。走路、吃饭、睡觉,像钻研“武功秘籍”般,走火入魔的默默念诵。那时候,学校每晚10点熄灯,他还要去宿舍外路灯下,站着看几小时书。

    大学四年的努力,为谭蔚泓后来的继续深造和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后来,他成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在生物分析化学和分子医学领域基础研究中,做出了突出成果,也成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在年轻人读书条件好,更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并时刻更新自己的梦想,对实现梦想要有信心和努力。”回顾过往,谭蔚泓感触颇深,“不管做什么,勤奋努力、专心致志,是最重要的品质。这样,命运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勤奋、努力、坚韧……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成为了国家后来建设发展的顶梁柱。和那一年代的大学生比,现在的大学“准入证”的获取容易了很多。如果每个学生都有着老前辈们“时不我待”的精神,努力奋斗,创新型国家将离我们更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