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22日 星期二
做创新枢纽,让“合肥声音”远播世界
本报记者 吴长锋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体验中心

    在日前召开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2035”工作座谈会上,合肥高新区被纳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序列,这标志着合肥高新区开始向着国家创新网络枢纽和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目标迈进。

    1个“千分之一”与3个“三分之一”

    “过去十年是合肥市和合肥高新区发展的黄金十年。”合肥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道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作为首批国家高新区,经过27年的发展,合肥高新区已成为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是合肥高新区‘三次创业’的核心任务。要在‘十三五’乃至稍长时期内,用占全省千分之一的国土面积,集聚数万家科技企业,培育占全省1/3以上的高科技上市企业、1/3以上的财富百强、1/3以上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以上的创新型人才等。”宋道军说。

    作为“1/3创新型人才”中的一员,中科普瑞昇公司总经理任涛迄今仍清楚记得公司创业刚起步时的情景,“我们的团队成员多为海归博士,对于办公司没有任何经验。合肥高新区不定期举办招商项目对接、企业项目展示以及企业管理层培训等活动,使得公司在短时间内迈入了发展快车道。”成立仅3年,中科普瑞昇公司就摘得了第五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奖、合肥高新区“江淮硅谷”创新创业团队奖等一批奖项。

    “我们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体系,推动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同时鼓励尖端科技人员借道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实施重大科技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转化’,积极做好科学家创业的引导支持和跟踪服务。”合肥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吕长富介绍,目前,中国科大潘建伟、杜江锋、郭光灿三位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已先后在量子通信、量子测量、量子计算等领域成立了产业化公司。

    “无中生有”打造创新闭环

    7年前,合肥的集成电路产业还是一张“白纸”。

    在合肥高新区提出的“十个一”培育机制作用下,集成电路等一大批产业得以蓬勃发展。通过出台IC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集聚工作方案和专项扶持政策等,这里已“无中生有”地集聚起各类集成电路企业129家,其中设计企业约占全国的1/6,区内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也成为一块金字招牌。2017年,合肥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完成营收235.6亿元,复合增长率全国第一。

    “激光直写光刻设备可以大幅缩短芯片生产周期,将直写制版速度缩短到几分钟。”园区企业合肥芯碁公司总经理方林介绍,他们研发并生产的激光直接成像设备线宽分辨率、对位精度、产能三大核心指标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效率提高了1.8倍,打破了国外高端激光直写曝光设备的垄断。

    合肥高新区科技局长丁启明告诉记者,在“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小题大做、上下链接”的工作思路指引下,园区积极推进空间载体、科技金融、人才智力、政策扶持等多个链条融合贯通,形成创新生态体系闭环。去年,合肥高新区双创生态体系建设先后两次获得国务院领导批示。

    构建前沿技术的城市试验场

    “市政府出台了财税支持政策,明确自2017年起将高新区共享税分成比例提升至70%,房产税、印花税等税种本地100%留存,对经营性用地出让建立完善市对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扣除成本和计提费用后余额50%留存在区,以加强园区实际可用财力。”在吕长富看来,“这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

    除了财政支持外,合肥市还对高新区扩展空间进行了统筹研究,以此解决高新区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并明确在高新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下放93项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权,探索设立综合审批局、授予高新区市级管理权限、授权使用市直相关部门刻制的2号行政印章等。

    除了“地利”,还有“天时”。作为第二个获批的国家综合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合肥高新区将承担一批国内外重大科学计划,催生一批占领世界前沿的领跑性技术和原创性成果,新建一批面向市场需求的世界级新型研发机构,组建高层次未来实验室,培育孵化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产业,集聚一批诺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尖端科学人才,支持科学家和企业家引领的硬科技创业。

    这无疑都是合肥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的巨大优势。“我们会不断扩大‘中国声谷量子中心’的品牌效应,为前沿技术与产业发展构建城市级试验场。”吕长富表示,合肥高新区将在更高水平上开展国际经济和科技创新合作,努力打造全球创新要素互联互通的关键枢纽。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