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直播间
本报记者 滕继濮
“黄淮麦区,是小麦育种的春晚舞台。”日前,在河南科技学院举行的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上,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如是说。
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灌溉方便……辽阔的黄淮平原,尤其适合小麦生长。这里麦播面积占全国的55%,产量则占了60%。
“适合小麦,也同样适合病虫草害。”以茹振钢为代表的小麦育种人就是在与“虫”“草”“病”“倒”的周旋中,一代代传承着经验,更新着技术。
我国高产小麦品种的亩产水平已达到800公斤水平,还能有多大提升?这位2016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曾育出“黄淮第一麦”的河南科技学院教授给大家看了一张幻灯片,图上是一片金黄粗壮的小麦,“2004年,智利小麦最高产量达到了亩产1200公斤”。这给百余位参会专家留下了相当大的想象空间。
“现代小麦育种工作的主流仍是常规育种,但注重多学科交叉,利用现代多种技术辅助常规育种。”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表示,品种间杂交依然是拓建育种群体的主要技术,随着基因编辑等多种辅助技术的作用日益显现,基因组学将为现代小麦育种作出突出贡献。
技术在变化,产量在变化,人类需求也在变化。那么,黄淮麦区对新品种有何现实需求?
茹振钢认为,好品种应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兼顾优质。“当前我们生产急需的品种,已不再是产量特别高或品质特别优的低效益品种,而是高产、优质、管理简单、抗倒抗病能力强、适于大规模机械化收获的好品种。”
茹振钢透露,新品种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一要挖掘生物产量优势,开展高生物产量育种;二要挖掘穗光合优势,培育穗叶高光效品种。
目前,茹振钢团队用高光效材料百农高光3709F2和矮抗58杂交定向选育出国内首个高光效小麦品种“百农4199”。与此同时,河南省也在积极开展杂交小麦研究。2005年起,由河南科技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牵头,开展BNS杂交小麦联合攻关研究,目前已经创制“百强1201”等三个强优势杂交组合,较常规对照种可增产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