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看台
李 俊 本报记者 王 春
春暖花开的时节,中关村企业商汤科技与上海临港集团的合作又深化了一步。
自去年10月确立战略合作关系之后,双方此次意在以临港集团四大科技城为支点,共建一批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标杆产业项目,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毗邻临港产业区,临港科技城与生俱来的使命就是为产业区提供技术支撑。目前,临港科技城正重点引进和建设以生命产业、智能制造、电子芯片、软件信息、海洋科技等产业和转化的产业集群,打造临港地区的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孵化地。
育一片脑—智产业沃土
在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一边是即将引爆千亿市场的预见,一边是人工智能叫座不叫好的现实。究竟如何实现,恐怕人工智能本身也无法计算出精确的路径。
坐在临港科技城的办公室中,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却很笃定。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联合上海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实施的上海脑—智工程项目,正寄望通过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在临港培育起一个脑—智产业新沃土。张旭说:“脑—智工程中心是一个‘民非’组织。作为项目管理机构,中心正参照美国DARPA(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探索建立联席会议制下的总负责人统筹协调机制,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
这样一个听起来有些天马行空的项目能否落地?
张旭说:“经济、资本与科技深度捆绑,才能形成真正的生态。我们鼓励工程项目各团队高端技术融合,甚至相互投资,这是脑—智工程产业化应用与示范中尝试的一种新模式。”临港科技城总经理陈炯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一方面临港帮助入驻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融资,争取政府的相关扶持资金,突破资金瓶颈。另一方面,企业出于对园区服务的充分认可和信任,愿意拿出“原始股”与园区分享,逐渐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如今,这里已陆续迎来了在人工语音领域耕耘多年的科大讯飞以及寒武纪等一批知名研发团队的入驻。
做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合作人
陈炯说,要做就做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时间合作人”。
爱观视觉公司创始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张晓林对此深有体会。通过脑—智工程中心,张晓林在临港重新成立了公司。体制机制理顺后,企业也得以“起死回生”——在模型阶段整整停留了18年的仿生双眼,终于变成产品走出了实验室,并应用于智能机器人。
在脑—智工程中心,爱观视觉不是个例。研发出全球首个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处理器的寒武纪团队,虽然此前拿了很多奖,但团队只做理论和技术研究,较少关注应用。加入脑—智平台后,不仅顺利推出了产品,公司市值也水涨船高;科大讯飞在加入脑—智平台前已经是个大企业。在上海,他们看到了多语种翻译的市场、需求,还找到了“同盟”,原本并不起眼的多语种翻译业务现在在上海已有多个研发部门,还在去年发布了红遍网络的多语种翻译机器。
“虽然来临港的时间不长,但具有创业精神的科学家,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成长的速度是惊人的。”张旭说,临港科技城针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进行了整体规划,提供不同的空间载体,科教集聚区、初创企业集聚区、新锐企业集聚区和国际社区四个区域基本覆盖了创新创业企业从孵化、成长到成熟的全过程。
让实验室在这里延伸
在临港科技城的研发1号和2号楼里,几台智能机器人正在进行测试,这里就是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
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习俊通说:“以创新技术为源泉、以产业应用为根本,这里的研究在三年之内都有明确的应用定位和市场需求。”
自2015年12月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落户临港科技城以来,以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和示范应用单位为依托的协同创新平台,为临港提供智能制造产业共性技术,串起了一条智能制造共性技术研发及应用生态链。
“临港为我们提供了技术应用和产业化的平台。”习俊通说,“研究院来到临港后,我们不希望它成为学校实验室的搬迁,而是一种延伸。”
通过智能制造研究院,上海交大丁文江院士领衔的大航程无人机、轻型材料关键部件的绿色智能制造、塑脂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再制造、智能旋压装备及部件等4个项目落地临港科技城;林忠钦院士的燃料电池板项目急需产业化,于是上海交大与临港集团合作成立了上海至臻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开始了打通产学研融合“最后一公里”的产业化模式创新。
未来,习俊通说,智能制造研究院将扎根于上海交大的基础和前瞻研究成果,架起知识—技术—应用之间的桥梁,政策断奶期之后要形成自己强劲的造血能力,保障智能制造研究院的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