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22日 星期四
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 冰雪运动教学将从三个层面展开
本报记者 崔 爽

    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做客《部长之声》,谈到和世界冰雪运动先进国家的差距,表示“教育应当为此作出自己的贡献”。他指出“搞好冰雪运动教学要从顶层设计、组织形式和竞赛渠道等三个层面展开”。

    从成功申办2022冬奥会起,冰雪教育就变成热门词。这不奇怪,对于一项运动的普及开展来说,有多少人参与无疑是最重要的准备要素之一。“三亿人上冰上雪”的目标早已定下,《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提出全国中小学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要在2020年达到2000所,在2025年达到5000所。陈宝生也表示:“期待2020年在有降雪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地区逐步建立2000所左右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但是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国有冰雪特色学校约440所,距离目标相去甚远。

    从不到500到5000,既有硬件障碍,也有软件障碍。

    硬件障碍主要是场地问题。受自然条件限制,我国只有北方部分地区有开展冰雪运动的自然条件,尤其是东三省,具备明显先发优势,这从冬奥赛场清一色的东三省籍选手可见一斑。其余大部分地区“运气”差得多。以经济水平、社会管理水平、政策环境最优的北京为例,场地问题是中小学生开展冰雪教学的主要限制:场地不足,不少学校场地紧张,没有闲置场地用作冰场;场地不达标,近年北方冬季气温普遍偏高,达不到在学校浇筑冰场的要求。

    软件障碍则首属师资。由于起步晚,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培养的体育教师都不懂冰雪运动,冰雪教育主要依靠社会上的师资力量。

    为了弥补场地不足,仿真冰场、滑雪模拟机等“替补方案”相继上场。面对庞大的专业人才需求,高校也已开始响应。比如首都体育学院增设冰雪方向招生,所有专业都将开设冰雪课程;北京体育大学实行9项冬季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可免试入学的政策。但由于冰上运动的场馆运营成本极高,每年的费用就得几十万。冰雪运动也一直有“贵族运动”之名,一枚冰壶就单价过万,令人“心有余力不足”。此外,冰雪运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专业防护装备的要求较高。

    对于一项尚处起步阶段,自然条件、基础设施、赛事成绩、意识普及等都不甚理想的运动,教育绝非一日之功。大干快上往往难逃运动式的振兴又失落。在政策扶持和院校配合之余,避免短期功利思想主导,尊重新生事物发展规律,给它时间成长发育才是合理、长久的选择。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