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3日 星期二
新征程 辽宁跑出创新加速度

    一份扎实的数字统计令人振奋:2017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23942亿元,比上年增长4.2%,自2011年以来经济增速单向回落的状况发生了趋势性改变;年末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5.3万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374.5 亿元,国家重点实验室19个,攻克关键技术208项,22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

    经济有活力,创新有动力,发展才更有潜力。“政府工作报告思路清晰、部署扎实,为辽宁振兴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委书记陈求发在辽宁代表团开放日上表示。

    他说,辽宁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以新思想引领新时代,全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省上下牢牢把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紧紧抓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这个“龙头”,以推进干部作风转变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明确主攻方向,确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推动全省经济实现筑底企稳、逐步向好。

    提振信心 做好创新发展“大文章”

    2017年,辽宁经济扭转了自2011年以来经济增速单向回落的趋势,实现了筑底企稳、逐步向好的良好态势,成绩来之不易,振奋了精神,提振了信心。

    面对新形势新目标,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省长唐一军结合政府工作报告,阐释辽宁的发展路径:“要持之以恒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集中精力,埋头苦干,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落实新发展理念,一要做深改革大文章。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要有所作为、有所突破。二要做强创新大文章。抓住载体、机制和人才三个关键,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努力打造创业沃土、创新天堂。三是要做大开放大文章。坚持以全面开放推动全面振兴,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作为“一把手”工程,构建开放新格局,打造开放新高地。四是要做优环境大文章。持续净化政治环境、优化营商环境、美化生态环境,努力打造发展环境最优省份。五要做好攻坚大文章。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努力建设美丽辽宁。六要做实民生大文章。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人民政府同自己很近、跟自己很亲。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沈阳分院院长韩恩厚对辽宁发展也给出自己的建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辽宁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打好科技创新这张牌,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增加创新动能,注入创新活力。

    做强做优 按下国企改革“快进键”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 传统工业大省辽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发展中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国有企业担负着重要的使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国有企业改革成为代表们的热议话题。

    “推进辽宁振兴发展,国有企业是龙头,要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辽宁国有企业。”全国人大代表、本钢集团董事长陈继壮给出自己的观点。他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企业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既可以利用现有存量吸引增量,又可以引进新的体制机制,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活力,相当于按下了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快进键”。

    全国人大代表、沈阳鼓风机集团董事长戴继双在发言中说,装备制造企业是推动科技进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振兴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引导和激励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创新热情和积极性,将对全面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持续的带动作用。他建议,国家要进一步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让国有企业尤其是地方国有企业在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承担重大科技项目上获得更多支持,为国民经济安全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坚实保证。

    “目前,沈阳市国企国资改革‘四梁八柱’的框架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并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但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政府工作报告针对国企国资改革提出明确意见,对于沈阳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全国人大代表、沈阳人大常委会主作潘利国说,应加大对推动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支持力度,同时,对实施重点国企债转股和对重大装备制造企业上市等给予更多支持。

    招才引智 打出人才政策“组合拳”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人才支撑。近年来,辽宁人才呈现净流出现象,这引起众多代表的关注。

    “辽宁一定要千方百计引进、留住人才,加大吸引人才力度,落实人才政策,让人才想留下、能留下,不要再让‘孔雀’东南飞。”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北软信息学院院长张桂平在发言中呼吁。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彬也谈到企业遇到的人才困惑。他说,企业产品之所以在市场叫得响、信得过,关键是靠人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一个成熟的技工需要多年的培养与积累,要让这些技术工人有职业自豪感和归属感,国家要有相应的人才政策向技术工人倾斜,让他们对自身的发展有一个看得见的前途,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从“制造”转到“智造”,人才是关键。对此,唐一军在小组发言时说,辽宁将着力营造人才的成长环境,完善普惠性政策,为人才在辽宁施展才华提供发展的空间。同时,将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活动,把招才引智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一号工程”,打出人才政策的“组合拳”,付出真情实意、投入真金白银、谋划真招实策,全面升级现有的人才计划、人才政策、人才平台,形成引人才、争人才、抢人才的氛围,加快引进一批高技能人才、高端人才和前沿人才。

    “截至目前,沈阳已出台人才新政24条,引进高层次人才1300多人,接收高校毕业生比上年增长13.3%,2017年仅沈阳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就已集聚创客近7万人。”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市长姜有为在发言中也介绍了沈阳吸引人才政策。辽宁各市也纷纷出招吸纳人才。

    转变作风 干出一个新辽宁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从2016年“挤干水分”后的负增长,到2017年的“筑底企稳、逐步向好”,这张“成绩单”来之不易。

    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辽宁该如何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辽宁振兴的必由之路。下一步,辽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持之以恒、一以贯之落实好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推进’要求,与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一起贯彻、一起落实,推动辽宁振兴发展和政治生态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陈求发说。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举措谋划新未来。“辽宁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统筹推进‘一带五基地’建设、‘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和各领域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切实提高发展质量。”陈求发说,要深入推进干部作风转变,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整治“四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辽宁振兴怎么样,就看我们怎么干。要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实干实干再实干,落实落实再落实,努力干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个新辽宁。”唐一军如是说。

    新时代,新辽宁,新征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再上新台阶,辽宁的创新正在跑出加速度。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