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看台
“司长,有一种现象叫‘点招’,初中把优秀的孩子提前招进来,这个允许吗?”“学前教育的问题能否具体讲讲?” “一些学校表面上说不分快慢班,其实以各种名目在分,怎么处理?”
……
近日,教育部开了一场“关于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新闻通气会。
会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被记者围了起来。他身体有恙,边说边咳,仍尽力解答。他也知道,基础教育涵盖学前三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时间跨度长达15年,涉及千家万户。记者们高涨的提问热情,也是社会关注度的缩影。
答“点招”
——“你们看看他们今年还‘点’不‘点’?”
随着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家住丰台的叶女士第一次接触到了“点招”这一概念。
这是一种重点中学不公开、不透明的小升初招生方式,他们会提前录取一部分学习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往往通过自己举办或与机构联合办培训班的方式来进行学生筛选。这样的班,也被叫做“占坑班”。“点招”是违规操作,相关信息非常隐秘,在各类家长群和培训机构群中却是高频词。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中提出“十项严禁”,其中就包括“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
“‘点招’一直不允许,但它也一直存在。很多家长对政策能否真正起到效果是有怀疑的。”一位记者坦言。
“这个是要坚决清理的。”吕玉刚说,“既然文件出来了,‘十项严禁’摆在那里了,我们就欢迎大家监督。你们要是发现了哪一起,也欢迎告诉我们。”今年的《通知》里有一句话,叫“确保2018年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效”“它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党组下的决心。”吕玉刚说。
吕玉刚进一步解释,教育部门会从制度上保证“点招”无法起效——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学校根本就没办法招进来。见记者依然半信半疑,吕玉刚又说:“你看它们今年还‘点’不‘点’?”
答“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短板,将推进立法
还有记者更关心的是学前教育——大宝上小学了,但二宝要上幼儿园。可是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让她很发愁。
学前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成效:2017年,全国共有幼儿园近25.5万所,在园幼儿达到4600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914万人;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9.6%,比2012年提升了15个百分点。但是,它仍然是我国教育的短板。
吕玉刚没有回避前段时间出现的虐童事件。他表示,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发生后,教育部会同中央编办等9个部门,赴13个省(市)进行实地调研,同时部署各省(区、市)对本地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情况进行摸底,委托驻外使领馆和研究机构开展调研和专题研究。
从调研来看,我国学前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确实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突出问题。比如: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财政保障和成本分担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比较滞后,普惠性学前资源还严重不足,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
接下来,教育部将继续开展规范办园行为专项督导,部署“小学化”专项治理,坚持以游戏为幼儿园保教的基本活动,“对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进行全面整治”。幼儿教师的师德师风也很重要。教育部将开展幼儿教师全员培训,强化教师依法执教意识和安全保护意识。
为社会关注的学前教育立法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吕玉刚明确指出,教育部2018年的工作要点就包括推进学前教育立法。“我们要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加大对办园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依法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