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皆评
张佳星
一篇题为《在北京,30年前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的公众号文章,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年味儿淡了的感慨年复一年,淡了的感觉却愈演愈烈。
以前的年味儿藏在手书的春联里,藏在站着包饺子的一家人里,藏在绝版无它的央视春晚里。而今年春晚有央视版、卫视版、网络版甚至还有一台两版,年夜饭有饭店、有速冻甚至有美团不放假,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家门口甚至连春联都省了。
大人们怀念的是自己小时候“老”春节里的温情,而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越来越多的孩子正在度过他们小时候的春节,他们的“新”春节里出现了名目多样的“高科技”。他们也成为春节期间商家的“惦记”,毕竟让孩子玩好,就等于攫住了钱袋子。
比如节日中的重头戏“闹庙会”。如果愿意,孩子们每天一个庙会地逛,所谓的高科技玩法完全可以不重样。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全息投影等听起来就高精尖的技术在庙会处处可见。高科技名目繁多,这些技术真的已经成熟到可以落地应用的阶段了吗?其实,这些所谓的高科技,最基础的依旧是传统“声光电”的应用,通过炫彩的灯光、高亮的声音、紧凑的节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视听感官,引起关注。相关资料显示,医学角度40—70分贝是人听觉的可接受阈,为了不损伤孩子的听力,应将声音保持在40分贝以下为宜。而在庙会中的游戏区,超过70分贝是轻而易举的,对听力和神经的危害可想而知。更不要说庙会上质量不等的显示设备对视力的影响了。
还有些技术,比“声光电”功力更高一层,但技术成熟度不够、标准也不完善。例如虚拟现实技术专攻大脑的“枕叶脑区”,制造“感觉登记”,让人信以为真。而实际上,业内人士坦言,目前市场上多数的VR设备在用户体验上都存在不足,包括重量、眩晕感、交互体验、清晰度等均不完善。换句话说,想通过这些简版的VR做到“身临其境”,多半还得靠自己的想象。
而“人工智能”机器人专攻与人的互动。其与人对话、回应的功能与其说是“智能”,不如说是“噱头”。大名鼎鼎的沙特公民机器人“索菲娅”不久前刚被深度学习之父杨立昆质疑“假说”——不过是研究团队的预先设定,绝非出于本心。庙会上的机器人也不会出其右,何况目前的人工智能都只是弱人工智能。
还傻的“弱智能”、粗糙的“假仿真”、超标的“声光电”……这些所谓的“高科技”看起来光鲜亮丽却经不起拆解一二。想起那句老生常谈的真理:科技是把双刃剑。在还没打磨光亮之前就受利益的驱动拿出市场,没有真情只有真钱的春节很可能不会留下多么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