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22日 星期一
天地英雄
——记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英雄航天员群体(上)

    本报记者 付毅飞 通 讯 员 张文军

    时代楷模

    20世纪70年代,小学生杨利伟第一次体会到当英雄的感觉。

    那是一次游泳,一位同学在河中心没了力气,边挣扎边下沉。已经上岸的杨利伟连忙跃入河中,拽着同学扑腾回来。虽然喝了一肚子水,但他在小伙伴中确立了地位——“杨哥”。

    2003年,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遨游太空,成为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曾经和阿姆斯特朗一同登月的美国宇航员奥尔德林专门拜访他说:“没有中国人的太空是不完美的。祝贺你!祝贺中国!”

    此后13年间,从杨利伟只身探天到景海鹏三上太空,我国共有11名航天员六问九天,遨游68个日夜,绕地飞行1089圈,行程4600余万公里,完成空间科学实验、试验100多项……荣誉不仅属于巡天的他们,也属于与他们并肩训练的战友、在家里忧心守候的亲人,以及千万名在幕后默默奉献的科技人员。这个英雄群体,用忠诚和信念绘就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奋斗壮景,用热血和汗水浇铸出中华民族征战太空的逐梦轨迹。

    “这次看来要‘光荣’”

    对于航天界,2003年是多事之秋。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时爆炸解体,7名宇航员遇难;5月4日,俄罗斯“联盟TMA1”飞船返回时落点偏差达400多公里,险些酿成恶果;8月22日,巴西运载火箭在发射场爆炸,星箭无存,21人丧生……一场场惨烈的事故,如同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在我国载人航天首飞梯队的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他们的家属,以及众多航天工作者心头。

    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前一天晚上,杨利伟又回了趟家。他与妻子的对话小心翼翼。几经斟酌,他拿起闹钟,故作轻松地说:“你不会调表,我教教你吧。”妻子一把抢过闹钟:“不,我等你回来给我调!”

    任务前一天,杨利伟被确定为首飞航天员,他将手表摘下来交给聂海胜,聂海胜默默地接过。

    10月15日6时许,杨利伟在3名护送员陪伴下,登上50多米高的发射塔架飞船平台,四人沉默不言。负责关舱门的工程师觉得有必要调节下气氛,问杨利伟:“知不知道当年给加加林关舱门的工程师现在在干什么?”杨利伟不知道。工程师说:“他成了俄罗斯航天博物馆的馆长。”6时15分,杨利伟接到命令,独自钻进神舟五号飞船。关门时,他对工程师说:“馆长,明天见。”

    不知这段对话有没有帮助杨利伟放松心情,不过监视数据显示,直到9点钟火箭发射,他的心律始终保持在76下。点火倒计时数到“4”时,他敬了个军礼。

    上升到三四十公里高度,火箭和飞船突然开始剧烈抖动,杨利伟的身体产生了共振,五脏六腑仿佛都要碎了,几乎无法承受。这样的煎熬持续了26秒,终于慢慢减轻。后来经过科技人员努力,共振问题得到解决,以后的飞行任务中再也没有发生。

    进入太空,享受着失重的快感,杨利伟为祖国感到无比自豪。他在工作日志背面写道:“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并把日志举到摄像头前,与全国人民一起分享心情。

    10月16日6时许,飞船脱离轨道,向着陆场飞去。进入稠密的大气层后,杨利伟目睹了前所未见的一幕: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防烧蚀层剥落产生的红白碎片不停从窗外划过。过了一会,右侧舷窗竟然出现裂纹。他紧张极了,心想:这次看来要“光荣”。事后得知,裂纹来自窗外的防烧涂层,并非舷窗本身。

    6点23分,当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同时,神舟五号飞船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腹地。杨利伟的嘴唇被麦克风磕了一下,流了血,他毫不在意。几分钟后,搜救人员赶到,杨利伟清晰地记得,打开舱门的年轻战士叫李涛。那一瞬间,他脑海里蹦出一个念头:可见着亲人了!

    “把舞动国旗的画面,作为我们的永别”

    黑龙江人翟志刚,平日里堪称是个“段子手”。普普通通一件事,被他瞪着眼睛、眉飞色舞、带着“大碴子味”说出来,总能让人捧腹。但在神舟七号飞船上执行我国首次出舱任务时,他的心情并不轻松。

    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搭乘神舟七号飞船,踏上飞天之旅。飞行到第13小时,翟志刚和刘伯明开始检查轨道舱状态、组装舱外航天服。

    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组装步骤多、精度要求很高。两名航天员早已练习多次,但在太空操作,与在地面有很大区别。比如一颗螺丝,拧的时候如果控制不好,可能螺丝不转人却转起来。就这样,原计划用16小时的组装工作,其实花了近20个小时才完成。

    做好出舱准备,开启舱门时又遇到了麻烦。尽管轨道舱压力环境已符合舱门开启条件,翟志刚却连试三次也没能把舱门打开。

    受当时测控条件限制,留给任务的时间并不充裕,如果飞船飞出测控区,出舱任务目标将无法实现。刘伯明当机立断,拿起开舱辅助工具递给翟志刚,并帮他固定好腿部。两人都明白,如果撬开舱门时对密封造成损伤,他们就回不去了。

    翟志刚小心地撬着舱门,每次刚开条缝,残留的气压就又会把门顶住。最后他拼劲全力,连撬带拉,终于看到了浩瀚的太空。9月27日16时48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了第一步,也是世界上第354个出舱行走的航天员。

    突然,轨道舱里响起急促的警报:“轨道舱火灾!轨道舱火灾!”声音被设置为女中音,在天地两端听来却惊心动魄。翟志刚感觉自己的头发一下竖了起来。

    值守在返回舱里的景海鹏一面检查系统,一面跟刘伯明判断排障,同时向地面发出了报告。

    刘伯明一时也搞不清状况,但他做了决定。在地面飞控大厅里,工作人员听到了航天员的对话:

    刘伯明:坚持,任务我们继续。

    翟志刚:明白。

    刘伯明:(就算)着火我们也来不及了,不管了。

    翟志刚:成!

    按计划,翟志刚出舱后要先把固定在舱外的一件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取回舱内,而刘伯明调整了步骤,直接将国旗递了出去。通过电视信号,全世界观众见证了这面由科技人员绣织而成的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

    经确认,这是一次有惊无险的误报。返回后,三名航天员道出了当时的想法:“如果回不来了,就把这舞动国旗的画面,作为我们的永别吧。”

    4个跟斗飞越三千里

    太空中并不只有艰险,勇敢乐观的航天员总能从工作中找到快乐。搭乘神舟十一号飞船初上太空的陈冬对景海鹏喊出的那一声“爽”,瞬间红遍网络。

    相比其他乘坐飞船的航天员,刘旺则过了一把“司机”瘾。2012年6月24日,他驾驶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完成了我国首次太空手控交会对接任务。地面通知他:对接精度极高。14年的追求和努力成为现实,刘旺激动地拉住同乘组景海鹏、刘洋庆贺,又举起右拳用力挥动。

    张晓光是大家公认的“太空摄像师”。在神舟十号任务中,王亚平的太空授课载入了中国航天史。承担拍摄任务的张晓光,提前2个多月就开始向专业人士讨教,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很快从“菜鸟”变成了“达人”。除了学习摄像知识,他还结合太空特定环境,仔细琢磨在失重条件下如何固定身体,保持什么姿势,不同角度时手、脚怎么着力。40多分钟的太空授课,他全程单臂拍摄,用一台手持DV,拍下了清晰流畅的影像,并同步传回地面。当王亚平面对一个悬浮的水球,他从水球里看到王亚平的映像,觉得美极了,特意调整镜头,保持了几秒钟。这个瞬间,成为网上传播率最高的经典画面。

    在任务中玩得最“嗨”的,要数费俊龙的4个“太空筋斗”。这让电视前的观众开心了很久,也让地面科技人员紧张了好一阵。

    2005年10月12日清晨,费俊龙、聂海胜踏着一场罕见的雪,登上了神舟六号飞船。长期共同生活和训练,让两人形成了惊人的默契,连教官都夸赞他们像“左手和右手”。飞船升空时,两只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与神舟五号任务相比,神舟六号不仅要进入轨道舱,飞行时间也增至5天。两名航天员能否适应这种长时间太空飞行,地面人员十分担心。飞到第三天,他们适应良好,开始琢磨,用怎样的方式让地面放心。

    费俊龙突发奇想,漂浮起来,全身缩成一团,在座位上方做了个前滚翻。觉得不完美,又连翻三个。按照飞船运行的速度计算,平均每个跟斗飞出了370公里。

    这个“出格”的动作,把地面工作人员吓坏了。在狭窄的船舱里翻跟斗并不容易,需要有很好的柔韧性,让身体紧紧蜷缩。如果力量控制不好,身体漂动,可能撞到仪表板,导致误操作或影响飞船姿态。对于航天员来说,头部大幅运动,也可能引发空间运动病。

    不过这一切费俊龙早有考虑,把握十足。他用这一串筋斗,展现了中国航天员的优秀身体素质,以及神舟飞船的良好稳定性。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