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医院越来越大,大夫越来越忙,病人越治越多
如何打破“只治不防”单轨制
本报记者 李 颖
摄图网

    医院人满为患,大夫疲于奔命,病人怨声载道……这是当下医疗行业的真实写照。从整个社会发展来说,医生队伍越来越庞大,医院越建越壮观,但是病人却越来越多,医学发展已经走入了误区。

    究其根源,首先是国人的预防意识比较薄弱,其次是很多医生也错误地认为:谁的病人越多,谁的本事就越大。于是,医生整天忙于“治已病”,而忽略了“治未病”。

    医疗“繁荣”背后的隐患

    近几年,我国医疗规模在不断地扩张,有的医院床位数甚至超过6000张,成为世界罕见的“巨无霸”。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的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发展到98万个,医疗卫生人员已经达到了1100多万人。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从1.8人增长到2.3人,每千人注册护士数由1.5人增长到2.5人,每千人床位数由3.6张增加到5.4张。

    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高精尖”设备被大量引进。然而,看病越来越难的现象却似乎未见改变。记者从《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发现,2016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9.3亿人次,比2015年增加2.4亿人次,增长3.1%;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22728万人,比2015年增加1674万人,增长8.0%。

    这一现状与“没有将预防前移”有很大关系。

    在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心脏专家胡大一看来,尽管全社会都在不断增加对健康的投入,但却都是集中在得病以后和疾病复发,直到疾病终末期的治疗过程。而对健康寿命影响权重最大的生活方式、行为的改变和干预的投入却明显不足。

    古人云:“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擅长防病的人。”以治疗肿瘤而著称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教授花宝金并没有因为患者趋之若鹜而感到开心,反而因病人越治越多,而越来越没有成就感。

    治本需要健康科普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众的医学科普素养普遍偏低。有专家介绍,国外健康常识教育真正体现了“从娃娃抓起”。如果中美两个学生同时感冒,中国学生通常会选择抗生素,甚至是去医院要求输液点滴,而美国学生则会选择维生素,以增加自身的白细胞抵抗力。

    2015年中国科协的一项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仅有6.20%。我国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仅为1%—2%,远远低于美国;我国脑卒中患者死亡率是欧美国家的4倍、日本的3.5倍。这种现状差距,与公众应急抢救能力、健康素养较低等有关,说明健康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现代医学模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而健康问题不仅是医疗卫生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同时涉及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生活在一个养生保健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得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郭树彬教授指出,尽管很多医学领域的专家已经开始投身科普宣传工作,但是民众仍要面对冠以专家称号的各种“医学大师”,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伪存真。

    走下“神坛”的莎普爱思就给公众当头棒喝。医生都清楚白内障除了做手术,目前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老百姓却因为健康知识不够才轻易上了当,以致于十几亿打了水漂。

    的确,在过去的医疗技术中,老年性白内障要等到“熟了”才能做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白内障一经发现,就可以手术治疗,不用再等到最后“成熟”。在医学进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可以说医生的医学知识每天都在更新,而公众的医学科普教育却远远落在了后面。信息不对称,科普不到位,老百姓必然会受到伤害。

    提升公民的健康水平,必须从源头解决问题。只注重临床治疗,而不关注健康科普,医生必然越来越累。就好比水龙头漏水之后擦地,如果不把水龙头及时关上,只一味地擦地是永远也擦不干净的。郭树彬认为,真正的大医,是在百姓还未得病时,就用健康知识教育帮助百姓防病。因此,只有推动医学健康科学普及工作,传播健康知识,才能引导公众树立健康理念,从而提高科学防病意识和能力。“这需要广大医生积极参与和热情投入。”

    做科普是医生分内事

    你可能想象不到,在国外科普的地位有多重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创立之初,就有科学普及的基因,以大众能读懂的科学研究为特色,直到现在它的趣味性和准确性还吸引着很多非专业读者。曾在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发表论文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主任王韬教授强调,医学科普所蕴含的大健康研究,确实也是国际医学界关注的重要学术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明确指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不可或缺、不可偏废。《“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强调,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发布制度,健全覆盖全国的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尽管国家层面已经提出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现实却没那么乐观。长久以来,由于相关政策导向与政策配套方面还是“空白”,绝大部分医疗机构的考核体系也不包括科普,这导致医生将科普与临床、科研等“割裂”开来,医生做科普完全凭借自己的公益心和成就感。

    近日,山西省传来了令广大热爱科普工作的医生振奋的消息,为鼓励更多医疗专业人员投入到健康教育及科学普及工作中,山西省卫计委在全国率先把撰写科普文章纳入到了2017年度全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消息一出,瞬间引发了社会的鼓与呼。“这是大势所趋。”郭树彬表示,做科普绝非医生的分外事,而是一种责任。各级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医学院校都应该重视医学科普及传播,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来鼓励,全面推进医学科普事业走向医学学术高地。

    医务人员做科普,根本上有别于其他人。一个优秀的医生,应该是看得好病,开得好刀,做得好科研,写得好科普。或许有人认为,医生本身就够忙的了,哪里有时间写科普?因“熊猫医生”名声大噪的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主任缪中荣,就是每天抽出10—20分钟的时间,写出一个个小故事,再变成一篇篇科普漫画。可以说,《熊猫医生和二师兄漫画医学》真正做到了“漫画让医学变得更简单”。

    “科普是医生的使命。”郭树彬认为,无论是医生,还是医疗媒体人,传递的不光是医学科普知识,更多的也是一份情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