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讯 员 王 宏 刘春梅 本报记者 王建高
近日,青岛方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现新三板挂牌。这家主营档案管理软件、电力系统软件以及其他综合类软件开发与服务业务的创新创业企业,其数字档案业务占全青岛市场份额的95%,占山东省的30%。公司负责人深有体会地说,方天科技得益于青岛市市南区搭建创新创业企业融资平台,强化金融向“双创”实体经济“输血”功能。
目前,市南区内共有已上市、已挂牌企业86家,其中上市企业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8家,53家企业在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区内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已累计吸引投资近200亿元,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资本融合“智本”,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岳光溪进驻青岛特利尔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一年多来,双方共同致力于通过高新技术实现燃煤锅炉的清洁排放,特利尔把原来的二代技术升级到了三代技术,节能减排上减少很大的投资,也能推动旧锅炉改造。
这是市南区资本融合“智本”推动经济发展的体现,也是打破产业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
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加快高层次人才培育,营造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今年,市南区出台了《鼓励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办法(试行)》,其中,对新培育和全职引进的顶尖人才给予300万元资金扶持,柔性引进的顶尖人才经认定给予100万元资金扶持;对新培育的高端人才给予200万元资金扶持,全职引进的高端人才给予100万元资金扶持,柔性引进的高端人才经认定给予50万元资金扶持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顶尖人才在市南区设立、组建分支机构或研究机构的,补贴租金,且连续3年,每年提供100万元—500万元科研经费。此举有助于打造人才“强磁场”,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
“靶向”企业科技创新及“双创”载体建设
青岛诺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东金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发明专利质押分别获得青岛农商银行400万元、500万元贷款,这是市南区首批获得专利质押贷款的企业,解决了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题。
为培育创新型小巨人企业,市南区引导银行、担保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通过与青岛市科技部门、银行、社会担保机构合作设立400万元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通过撬动社会资金实现了财政资金37倍放大效应,总规模达到1.5亿元。对新落户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成果在市南区转化,并在三年内区级贡献累计超过500万元的,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对2016年以后纳入国家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并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00万元的,奖励20万元;增长8000万元的,奖励80万元。
在《市南区支持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政策实施细则(试行)》中,对孵化器、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给予房屋补贴、创客补贴和成果奖励。如今,全区众创空间18个,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5个,占全市23%,全年累计集聚和服务创客突破8000人。
科技金融活水浇灌好苗子
近日,由青岛创联科技孵化器成立的青岛创联万相创业投资中心,为青岛迪盛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签了协议投资。关于种子基金设立初衷,创联工场总裁冯希祥表示,该基金是青岛乃至国内第一支政府与孵化器结合,专门针对孵化器的投资基金,在全国开了先例。成立之初,已经完成对在孵企业易运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首笔投资,投资金额为200万元。
这是市南区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量身定制了孵化器种子基金。市南区金融办主任王冰冰表示,如何让金融与科技实现无缝对接,让金融活水浇灌到更多处于成长期的好苗子?市南区在探索。在《市南区促进科技创新政策实施细则(试行)》中,对软件年业务收入新增3000万元以上的软件企业给予奖励;对新入选“中国软件100强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中国十大创新软件企业”等软件企业,给予一次性50万元的奖励。根据企业创新能力,对首次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复审及重新认定通过的奖励10万元,获得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奖励50万元。
市南区瀚华担保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推出新型融资担保业务——“信保融”系列贸易融资服务产品,帮助出口型中小企业缓解授信难、融资贵、汇率风险等问题,助力外贸企业融资发展。“信保融”是市南区融资担保公司对传统融资担保模式的创新发展,实现了融资风险的合理分担,成为一种银、企、保、担共赢的合作模式。截至目前为两家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累计金额达450万元,切实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