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佳星
“美国3亿人口,每年有2000万人接受核医学检查;我国14亿人口,每年只有120万例检查病例。”在近日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上,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王凡表示,中国患者进行这一检查的概率只有0.09%,与周边国家如日本的10.85%、韩国的6.8%也有很大差距。
我国生物医学影像行业发展,除了面临欧美强国垄断、自主生产的生物医学影像设备所占份额少这块“短板”之外,还存在配套人才少、新药和接受认识程度低的问题。
“核医学显像设备‘不再卡’我们的脖子了。”王凡说,我国企业如联影、赛诺联合等多年来在成像设备上有了长足进步,一些国产设备的显像效果并不亚于国外设备。
无需手术、无需活体切片判定,核医学显像技术可以通过捕捉细胞的代谢运动,从分子层面让肿瘤细胞“现形”。它的基本原理是,找到癌细胞内部特征的分子,把带有靶分子的放射性药物送进体内后,就可以在设备中进行全身显像。
“现在最缺的是成像用的放射性药物,我国目前没有一个完全自主研发的‘显像剂’通过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审批。”王凡说。
不同的疾病研究或诊断领域需要不同的显像剂,涉及到特异分子的寻找,以及与该分子匹配的放射性化学药物的合成。“它属于分子层面的基础研究,研究周期很长,没有什么吸引力。”王凡说,“现在我们已经有一种药物进入一类新药的审批程序了,单就分子合成后临床前试验就做了3年,Ⅰ、Ⅱ、Ⅲ期临床试验做了3年。”
在我国,王凡感到比较孤单。她说:“我国核医学领域的从业人员不足万人,高精尖的领军人才更少,‘长江’‘杰青’‘千人’等专家目前只有5人。”
质谱,这个物理界的老方法,经过技术改进可以进行生物分子成像了。
通俗地解释,用激光扫描样品,让它的表明分子离子化,随后通过电场,测定质荷比,在质谱中确定物质,用来特异性判断肿瘤细胞。“质谱是目前人类掌握的唯一可以确定物质种类的检测方法。”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杨芃原说,“现在的技术可以看到所有蛋白分子的成像图,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
“质谱完全不需要对组织中的生物分子进行标记或染色,非常便捷。”杨芃原说,只要能够将扫描后的离子不损失地在真空中传送到检测端,即便是痕量蛋白,仪器也能给出结果。
杨芃原介绍:“英国已经用质谱手持仪器进行了肿瘤手术中的检测判断。希望国内医院能够关注这个成像技术。”
“原理上没问题,不知道在临床应用上怎么样。”南京军区总医院教授卢光明认为新技术临床实施前需要实践验证,不能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