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8日 星期一
当公共交通遇到智慧支付

第二看台

本报记者 翟冬冬

    “2017年公交二维码支付的火热发展,其背后是互联网模式下的智慧支付对公交传统支付的革命性改变。”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智慧支付分会成立大会上,中国城市交通协会智慧支付分会秘书长陈超华如是说。

    电子支付存藩篱

    陈超华说,近20年来,电子支付(IC卡),让公交行业产生了很大改变:为公交企业降低了成本,衍生了公交调度和实时监控的科学化管理,提升了企业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并且基于电子支付的数据分析,还为公交企业的线网、运力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时代下,我们的思想不能还停留在过去,不能还停留在脱机交易的框框里。”陈超华指出,公交行业的电子支付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致使多方的创新合作难以跨出藩篱。非实时的交易数据也难以与用户实时互动,未能形成行业真正的变革。

    他认为,资源整合能力是公交系统的新竞争力。明确自身的诉求和对未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业务架构目标,与公交行业各产业链单位以共建、共享、共赢原则开展合作,建立属于公交自身的实名用户在线系统、数据管理系统和互联网端口服务系统,是公交系统在智慧支付时代的发展方向。

    智慧支付是风口

    “智慧支付是风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主任委员马虹认为,“我们常说,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是猪也首先要有飞的意识。我们以前都谈‘互联网+’,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我们更多要谈的应该是公交系统+互联网。”

    “智慧支付是加强信息化管理,提升综合信息化水平的一个手段,其目的在于精准服务。”马虹表示,支付是一个工具,主要的不是支付本身,而是通过支付实现更广泛的应用,让智慧支付能够叠加在公交系统行业上,实现更丰富的物联网应用,向消费者提供更精确的服务。

    据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标准中心主任尚治宇介绍,目前公交二维码应用框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本地二维码和本地结算,主要解决本地应用;第二部分是异地发的卡在本地实现互联互通,解决异地应用的问题;第三部分就是异地数据到中心云平台,对异地数据的清分结算。他表示,支付模式创新背后,是标准的统一。目前二维码应用技术要求正在推进。二维码导则已在今年8月份启动,参与单位20余家。

    马虹表示,智慧支付协会的成立,旨在为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搭建平台,开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帮助公交行业成长,建立专业的人才队伍,促使公共交通可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市民提供服务。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