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乔 地
在智能停车领域,河南亚视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城市基础大平台”。这个平台一经研发成功,立即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河南省双软认证及ISO9001-2015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同时,也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先后中标开封平安城市并引领郑州CBD核心商务区的智慧化改造,签署济源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等。为了满足市场对企业产品的爆发式增长需求,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在短时间内骤增,但前期研发的巨额投入,已使企业捉襟见肘。
这个时候,亚视公司希望通过银行渠道获得融资。但在过去几年,企业未购置足够的固定资产,拥有的知识产权被金融机构认可又较为困难,银行融资遇到巨大瓶颈。
2017年5月,企业通过参加河南省科技厅组织召开的“科技贷”业务宣讲会,接触到了“科技贷”项目,并向省科技厅申请“科技贷”授信300万元。“这真的是雪中送炭啊!”亚视董事长说,“这笔贷款大大缓解了企业的流动性压力,在科技成果市场转化最需要资金的阶段,给予了及时帮助。”
目前,像亚视公司一样,在河南省,获得雪中送炭“科技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有41家,2.06亿元。并且,专业机构和合作银行还对6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现场尽职调查,专业机构审核备案100家,拟贷款5.81亿元。
这一切源于2016年河南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出台的《河南省科技金融“科技贷”业务实施方案》。他们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通过对合作银行开展的“科技贷”业务出现的损失给予补偿,引导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积极探索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物资产少而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创新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
长期以来,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个瓶颈问题,河南省科技厅联合财政厅,构建“科技贷”业务模式,对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方式进行大胆创新,从直接变间接、从无偿到有偿、从限指标到普惠性,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建立绿色通道,专项额度、专项审批,贷款实物资产抵质押率不超过30%,利率不超过基准利率1.3倍,政府对出现的损失给予30%—60%的补偿。他们希望通过政银合作、持续支持,打造一批生命力强、快速成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河南省科技厅负责人介绍,“科技贷”业务通过降低贷款的实物资产抵质押率,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物资产少与创新发展资金需求大的矛盾,使有技术、有市场、管理好、团队好的“缺家底的优等生”能够得到精准支持。
从一年多的实践来看,获得贷款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建材料、生物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高成长性领域。它们中90%的企业因缺乏实物资产不能从银行获得贷款或新增贷款,但是通过“科技贷”,不仅从银行获得了贷款,而且利率仅为5.66%,融资成本降低30%以上,同期销售收入平均增长20%以上。从事智能信息系统集成的中裕广恒和晟智科技就是这样的“幸运儿”,2017年通过“科技贷”业务获得贷款500万元,今年上半年订单已超过去年全年。
在河南省“科技贷”业务的推动下,各地市也在探索地方“科技贷”业务。郑州计划出资5000万元,设立科技信贷补偿资金,联合县区、银行按4∶4∶2的比例承担损失。洛阳出资1500万元开展“科技贷”业务,对出现的损失承担50%的损失。鹤壁出资1000万元设立科技信贷补偿资金,承担60%损失。新乡、信阳市出台了“科技贷”实施方案。
启动省级科技金融试点工作
但是,郑州银行近日全面停止中小企业新增贷款业务,中国银行在部分地市也停止了中小企业新增贷款业务。整体经济下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提高。河南省银监局数据显示,全省67%的新增不良来自小微企业。受此影响,银行对新增小微企业贷款的审批不断收紧。“科技贷”业务属于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也受到波及。
今年6月底,根据《河南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盘活财政沉淀资金及时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的通知》的要求,河南省财政厅将原来的6000万科技信贷准备金缴回财政专户。没有信贷准备金,银行感到损失补偿具有不确定性,开展业务顾虑较大。
此间专家指出,金融机构不了解科技,科技系统不了解金融。双方在工作理念、思维方式上均有较大差异,且平时工作交流少,导致科技金融政策出台难、落地更难。部分地市虽然出台了相关政策,设立了专项资金,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程序和专业人员,银行得到科技信贷补偿资金的专项存款后,不开展业务或少开展业务,存在变相突破政策等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河南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启动省级科技金融试点工作。充分发挥河南省科技金融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在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相对集聚的地区开展省级科技金融试点工作,探索省市联动,共同推进“科技贷”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