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则与共享经济有关的新闻引起大家关注。一则是北京“共享睡眠舱”由于存在治安和消防等方面的安全隐患被警方“叫停”。另一则是合肥三孝口新华书店宣布成为全球首家共享书店,一周内借出了近两万本书籍。
这对共享经济来说,可谓是一忧一喜。忧的是横空出世的新生事物面临用户、市场、监管等多个层面的考验,考虑不周便有被叫停之虞。喜的是新生事物蓬勃出现,几乎无处不在的共享给生活带来种种便利。不过,随着各种以“共享”为名头的新产业不断涌现,我们也不得不深思,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共享经济”,花开枝头后能结下累累硕果吗?它们是否能给传统行业真正带来转型机会?
共享经济的概念,最早在1978年由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和琼·斯潘思在其发表的论文《社群结构与协同消费》中提出。他们认为,协同消费是一种满足日常需求并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日常活动。而在《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中,对分享经济的定义则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
从以上两个定义不难看出,共享经济,首先要有共享的“刚需”;同时,分享的是闲置资源。要实现共享经济的良性运转,必须在“刚需”和“闲置资源”上找到最佳结合点。否则,如果只是贴上共享经济的标签,没有触及市场的真正痛点,即使短期内受到资本市场追捧,从长远来看也难以为继。此外,还可能造成新的社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这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了。
由此考虑,一周内借出近两万本书籍的共享书店似乎又让人喜不起来。从“刚需”角度来看,在电子阅读大行其道的背景下,纸质书日渐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另外网购的便利和较多的折扣,也使得人们越来越少地光顾实体书店。近年来,一些实体书店关门的消息也不时传出。当“共享书店”新鲜劲过去之后,有多少读者还能保有借阅的热情还有待观望。另外,“共享书店”毕竟不是图书馆,店里的书原本是待售的商品,是否属于闲置资源也有待商榷。
既然是经济,那盈利便是必须要考量的。检索合肥“共享书店”相关报道,笔者并没有找到对其盈利模式的详尽介绍。该书店店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帮助读者提高阅读频次、消除阅读成本、拆掉阅读门槛是打造共享书店的初衷,“打造共享书店的目的还是在于推广阅读,提升全民阅读量,我们追求的是社会效益。”
追求社会效益、营造书香社会的愿景固然值得提倡。只是,免费10天借阅是否会降低书本的销量?借阅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书本折旧成本如何计算?借阅后还回的书本是否还会用于销售?书店毕竟是一个经营实体,而非公益组织,如果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恐怕很难支撑其提供长久的“共享服务”。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共享经济理念,确实能极大提升各种社会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共享经济的热潮让很多创业者和企业投身其中。里面不乏成功的案例,也有蹭热度的玩票。要想真正发挥共享经济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必须定位精准,盈利模式清晰,否则难免成为一现的“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