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年有次去上海出差,被当地专家邀请吃晚饭。随行的学生以为要吃大餐。结果去了一家路边桂林米粉店。三人点了3碗15元的米粉,这是黄大年最喜欢的家乡味道。
助手于平回忆说,黄大年在北京最常去一家桂林米粉店,一碗意犹未尽,后来他每次都点两碗,还要吃绿豆沙和龟苓膏。
“吃东西可以汤汤水水,但做事千万不能汤汤水水,唯有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才能成就最好的结果。”黄大年常对于平说。
黄大年是个爱吃,也特别会生活的人。朋友回忆,在英国的时候,他做烤肉,办派对。他烤的猪排皮脆肉嫩,整整齐齐地放在一个盘子里,然后被端上来,冒着香喷喷的热气,可称得上“天下一绝”。
“黄老师特别会生活,我女儿吃了他做的咖喱饭,从此爱上咖喱。他有个朋友曾发表过一篇文章《老黄家的菜刀》,写的就是他的厨艺。”于平说。
“周末休息,他亲自下厨给我们做油焖大虾,事后才知道他的鼻子油烟过敏。”一位学生说。
可是一到工作时,他就顾不上吃饭。总是让学生替他买两个烤苞米。
手术后,有学生知道他最喜吃杨桃,冬天的长春没杨桃。一位在长沙的同学知道了,专门坐飞机,带着一个黄瓤西瓜、四个杨桃送来长春。但黄大年没吃上就走了。
不过,黄大年做事却容不得半点马虎。
作为首席科学家,他管理着一个全国团队,他的办法让许多人意想不到。他引入了一套外国大公司用的在线管理系统,把任务层层分解到每个人,每个星期。大家都要在上面更新自己的进度。每晚11点,黄大年都要登录检查。
这让许多人不习惯了,抱怨说:“我们是科学家,不是机器人!”但黄大年坚持。
许多人都回忆起黄大年砸手机的事。2010年一次开会前,材料没交齐,人也没到齐。黄大年气得把手机砸到地上,屏幕摔碎了。秘书王郁涵说从来没见他生那么大气。
“我们拿了纳税人这么多钱,就这么糊弄事儿?材料不写,开会不按时。有没有契约精神!”黄大年发怒了。事后他说:“我无法忍受有人对科研进度随意拖拉。”
王郁涵回忆说,黄大年在验收会之前,要一遍遍修改厚厚的验收材料,保证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出差错。他演示的PPT,都是自己找图片和推敲文字,要确保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绝不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