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开飞 通 讯 员 徐文彬
在刚刚闭幕的军民知识产权融合论坛暨项目对接交流会上,曾经神秘的近2000件国防专利,在福建首次集中亮相即受追棒,已有32家企业与军方单位达到初步对接意向,成为本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的一大亮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福建大力推动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探索运用知识产权助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众多解密国防专利缘何成了“香饽饽”,对当前国内军民知识产权融合深度发展有何启示?
福建是制造业大省,也是民营经济大省。国防军工生产更是给人很神秘、很“高大上”印象。民营企业参与军工生产配套难,参与科研更难,利润不多要求高,创新研究风险大,还要不要争取参与?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副秘书长宫宏光为在场企业解惑:“随着国家军事领域的科研工作进一步开放,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将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和研究开发机构参与国防科研,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具备条件的企业都应当积极参与!”
宫宏光认为,通过参与军工生产这一高端需求牵引,有利于提升企业技术水平、疏通成果应用渠道、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同时,他还为广大有“民参军”意愿的民营企业,从采购程序、准入条件等指明了具体的参与方式。
一些先行者已尝到甜头,激发广大民企的参与热情。如泰克通信有限公司实施军技民用项目“智能生态茶叶虫害防治系统”,采用军用电子对抗技术和生物技术,跨界应用在茶叶等虫害防治,集声光电、生物、环控等技术于一体,为农作物的植保提供革命性的方案。从民品生产到为军工配套,国威电子科技股份公司正是抓住国防军工专利技术的转移转化机遇,从吸收军工专业人才、实现参军资质认证等方面苦下功夫,今年在民品方面的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5%左右。
事实上,在国内军民融合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信息不对称问题,军民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渠道如何打通?
“搭建知识产权与军民融合的桥梁,促进专利技术军转民、民参军。”在本届“6·18”上,福建省知识产权局努力破解这一“中梗阻”问题,以“军民知识产权融合助力建设新福建”为主题,举办福建省军民知识产权融合专题展,将近2000项解密国防专利汇编成册,并在展区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在展区专门设置专利项目信息服务区,与省内一个国家级和四个省级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联网,由专人为技术需求者提供更为详细的专利项目信息查询对接等服务;同时,积极组织省内有民参军意愿的企业与军工央企、科研院所、国防高校对接,推动军民知识产权深度融合。
福建省科技厅党组成员、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颜志煌说,作为积极探索军民两用技术供需对接路径和方法的创新举措,专题展通过对解密国防专利数据深加工,为促进军民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提供支撑,从需求侧、供给侧同步发力,对军民知识产权进行高效的双向匹配,将有效解决军民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形成军民融合与经济发展双轮驱动、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局面,推动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
“这是一场共同探讨加快促进军民知识产权融合发展的盛会,军工企业、国防院校等反响之热烈出乎意料。”颜志煌表示,将以本次论坛的举办为契机,建立起军地、军民沟通协作的快速通道和军民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具有福建特色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模式。
(科技日报福州6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