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0日 星期二
江苏:产学研共同体聚力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张 晔

    砥砺奋进的五年·区域创新

    国家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国家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相继落户,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连续荣登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首……

    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秦告诉记者,据国家技术预测调查显示,我国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依托产学研共同体,江苏在纳米、超级计算、生命科学、太阳能光伏、物联网等领域,已有一批重大技术和战略产品居国际前沿。

    在即将启幕的江苏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暨第六届产学研合作成果展洽会前夕,产学研合作再次成为江苏创新的“热词”。

    这样的热闹并不是一阵风。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星期日工程师”,到上世纪90年代的“科技项目合作”“共建研发平台”,再到现阶段“全面战略合作”和共建重大联合创新载体,产学研合作有力促进了江苏创新资源集聚和产业转型升级。

    “十年前,苏州决定发展纳米技术产业时,也有些人不太理解,将纳米技术产业提到如此高度的少之又少。”苏州市科技局局长张东驰说,早在2006年,中国科学院、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着手共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前瞻性的眼光加上“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成就了苏州工业园纳米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全世界共有8个纳米产业区域,苏州便是其中之一。

    而在县级市丹阳,承担了20多个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碳纤维、高性能合金材料、高端装备等支柱产业形成规模。去年,科技小巨人企业纳税同比增长43%。

    放眼全省,以常州石墨烯、泰州生物医药、南京未来网络通信等为代表,江苏已崛起一批战略产业新标杆。2016年,科技创新在江苏发展中发挥重要支撑、引领作用: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1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41.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

    过去,科研成果“落地”很难,因为产学研各方总是难以找到平衡点,院校觉得企业不懂技术,企业笑话院校不了解市场,产学研合作不顺已经成为技术创新体系的短板。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数十年的产学研合作让江苏人顿悟:没有鹊桥,哪来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为此,江南水乡又多了两座桥:一座有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利用评价与投入机制创新,引导科研人员走出“象牙塔”,把看家本领用在产业技术创新主战场;另一座无形——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和大院大所对接会“云平台”,把“互联网+”的模式创新用在技术成果交易转化中,用市场的办法把真金找出来,并让它发光。

    现在,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就像一对分不开的恋人,把高校院所与江苏企业牢牢拴在一起,企业也成为合作研发方向选择、成果转化和选人用人主体。通过1800多项前瞻性联合研究,企业提前介入到技术研发中;750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90%以上为产学研合作;还有640名专家教授,受聘到企业兼任“科技副总”;目前,全省校企共建有4000多个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累计引进院士300多位、院士团队3000多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