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前,我国还有多少“绿水”?如何才能在发展与保护之间确保绿水“源远流长”?在第二届“寻找中国好水”大型环保行动中,记者跟随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专家团队来到赤水河贵州段,进行实地调研和采访。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重要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流经云、贵、川13个县市,流域包括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压力和保护难度都比较大。赤水河不仅以红军“四渡赤水”闻名遐迩,国酒茅台、习酒、郎酒等优质白酒均在这里酝酿而成。
有好酒就必须先有好水。毕节市位于赤水河上游,毕节清水铺镇村民张雪丰告诉记者,为保护赤水河,现在沿河500米内都不许养殖。不过,为弥补村民损失,茅台酒厂以比市场高一倍的价格来收购他们种出的高粱。
据环保部公布的资料,我国农村污染量大面广,农村饮用水源总体达标比例低于城市10个百分点,化肥、农药利用率比欧美发达国家低15到20个百分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面源和生活垃圾等污染也成为赤水河保护的难题。
在仁怀市枇杷村,记者看到利用砂石过滤、植物吸收富营养化物质的村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仁怀市环保局局长苏杰说,一个村寨就近建设这样一个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加上第三方企业包干达标运营6年,共需140万元左右,这笔钱全部由政府承担。“污水处理后能够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排放,可用于农业灌溉或就近排入池塘沟渠。至于污水处理费,村民一月一人仅出1元,这钱也不是上交财政的,而是用来奖励垃圾分类等做得比较好的村民。”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投资不菲、工程量巨大。据《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2013—2020年规划投资55.7亿元,在赤水河流域内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和工业污染治理等9大类501个项目。
赤水河是条跨省界的河,尽管贵州下大力气保护,但管理无法延伸到四川等地。记者在清水铺镇、仁怀市都看到,以赤水河中间线为界,河对岸隶属四川,多处河岸边都堆放着生活垃圾。对此,苏杰无奈而焦虑地表示,一旦下雨,河水上涨,这些农村生活垃圾就会被冲入赤水河。但他们是“看得到,却管不着”。
不过,这种困境正在改变。云贵川三省决定将环保部门协作上升为三省政府间的协作,建立三省政府共同组织、相关部门协同参与的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协调委员会,统筹协调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间发展与保护关系,统筹实施兼顾各方权益的环保措施和解决方案;召开了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方案讨论会,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等。
通过大量保护项目和政策的实施,赤水河流域水质和生态逐步恢复好转。据贵州省提供的水质监测数据,上游的赤水河入贵州断面水质稳定达二类水以上;中游茅台两河口断面水质稳定达三类;下游的贵川交界断面已稳定达到二类。
环保部华南环科所副所长刘晓文说,赤水河保护等还需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一张蓝图走到底,一定能让山更绿、水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