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瞿 剑
由中国石化上海石化拟建PX项目引发的环境焦虑,只是近年来“一式多份”同类案例中最新的一份。
业界看待此类案例,当然不乏对其诉求的理解和中肯评判,比如作为最主要行业共同体之一的中国化工学会,在其制作的PX科普专题宣传册上就有如下介绍:在认知误区之外,对PX项目的“抵制”更是公众多年来对工业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环境、健康危害的不满,反射着包括化工行业在内我国工业发展积聚深层次的重重问题,值得政府、企业及各个社会层面深刻反思。
令人疑惑和不解的是,“国内PX装置本身没有任何问题”这个表述,却充当了公众环境焦虑的“渲泄口”。
对PX误解已近偏执
为什么偏偏是PX、而不是别的什么化学品?从公众抵触PX的第一天起,业界对其原因的探究就未停止过。深度探究的结果,导致一种设身处地式的换位、甚至再换位思考。
上海石化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治卿表示,上海石化现在运两套、共83.5万吨产能PX装置,“这么多年,跟周边一直相安无事”;此次设想中的新上项目受阻,原因尽管复杂,但换位思考,根本一条还是上海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从民众到地方政府,对经济转型至更高端、产业升级至更低碳的意愿更强烈;相对地,对重化工项目拉动GDP和就业的积极性则不如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这有其合理性。
可是再换位思考,中国当前PX对外依存的主要产地中,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同属经济发达、较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且它们的PX项目选址,并非坊间传闻那样“距离城市100公里以上”。据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牟善军介绍,“距离不是问题”,装置能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环保生产,“这才是政府监管重点”。事实上,国外的PX装置距离居民区,有的很近、有的很远——日本横滨厂跟居民区只隔一条马路,新加坡裕廊石化区距市区10公里,韩国釜山厂距市中心40公里……但他们就没有此类拒斥性群体事件。“难道说人家的环保理念、自我保护意识不如咱们?”这或可反照出,我们的抵触具有相当的盲目性。
盲目性的另一例证是,只反PX,却几乎无视同一产业链上危险系数相当的石脑油、PTA、PET等。“总不能说咱们自建厂生产PX,再生产PTA、PET等,比进口PX再延伸到下游,更加危险吧?”
对原因的深度探究,甚至导向了原始的文本层面:PX中的X,代表了未知数,而“未知的东西易引发恐惧”是人之常情,这算不算PX偏执型误解的一个诱因呢?
邻避效应:挑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
跟以往反PX一样,邻避效应,也是此次网民应激反应的典型特征。也就是说,“我知道PX没问题,国家需要PX,但爱建哪建哪,就是别建在我家门口”。
牟善军从专业角度阐释了PX项目选址的原则。为什么是在厦门、大连、宁波、昆明、茂名?“实际上还是从生产、销售、安全、环保角度统筹考虑的”。由此出发,王治卿也表示,新上PX项目,上海、宁波、南京“条件最好”,一是有现成装置,二是上下游物料衔接便捷。
但这只解决了“为什么要建在你家门口”;至于“能不能建在你家门口”,问题显然复杂得多。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凤中一针见血指出,屡屡发生的PX风波从深层反映了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机制与体制软肋。
他把此类环境群体性事件总结为“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之下,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反复博弈的过程。这在理念、制度和操作层面,的确对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
事件背后的利益诉求非常复杂,除了公众要求有更高的环境权和健康权外,有时还牵扯到征地拆迁、农业损失、劳资纠纷等问题,“环保只是充当了各种利益诉求的集中爆发点”。据了解,金山区迄今在上海房价最低,就被归因于“有个石化产业园”。
不止一位业界资深人士直接指出,有迹象表明,事件背后不排除出于排他性市场竞争目的的利益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