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网红”记者张盖伦 |
盖伦跑两会
连续采访了政协科技界某大咖三年之后,本报的一位女记者就成了他的“铁粉”。这回她采访该委员两次,更是次次合影,笑得羞涩甜美,回报社时还意犹未尽,猛烈表达对委员的“仰慕”。
你看,成为科学家的粉丝,门槛颇高。首先,你得认得出他知道他;其次,你得有一定知识量,get到他的点;然后,你还要有机会和科学家促膝长谈,发现他隐藏在研究成果背后的人格魅力。即使已经到了这一步,你还只是这位科学家的“外围粉”。他真正高质量的“粉丝”,在他同行圈子里;他最闪闪发光的时刻,是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上。
所以,当科学家粉丝,绝对是桩技术活。
最近有张陈年照片被刷屏。院士张杰恰好和歌手张杰出现在同一个机场,看到一群粉丝来机场蹲守歌手张杰,调皮的院士就在“欢迎张杰”的横幅前拍了张照片,自我调侃。
这么厉害的科学家,怎么没人认识,无人问津?看到这样的疑问,我也立刻心虚了起来——作为一名工作内容和科学沾边的记者,我此前也并不清楚张杰老师做了什么,有多厉害,更不知道他原来长这样!
相比之下,“粉一粉”演艺界人士就容易多了。听几首歌、追几部剧,甚至下载几个表情包,你就有了当粉丝的资格。
毕竟,明星靠着在大众中积累的人气奠定自己在娱乐圈的定位,而科学家靠着专业的科学研究,奠定自己在人类知识版图上的地位。明星需要粉丝,就如同科学家需要“SCI”。他们在各自的领地上耕耘,也各有自己的评价体系。
音乐好不好听,大多数普通人都能感受,《我是歌手》请大众评审去投票,也没人说不权威、瞎胡闹;可是科研工作厉害不厉害,成果有没有意义,大多数普通人都说不出来,所以科学家需要同行评议,需要专业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可以说,科学家的工作天然就跟“取悦公众”没有多少关系,科学家“成功”与否,也并不取决于他的曝光度和粉丝量。在各个国家,恐怕科学家的人气在平均层面上都比明星低,这没什么好大惊小怪。
不过,虽然科学家不需要虚无缥缈的人气,但他们需要实实在在的尊重。科学家大概不在意接机的横幅和鲜花,更让他们放在心上的,恐怕还是能否拥有一个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一个少为杂事分心的科研体制。